峨
眉
山
营
作
戎
马
东
防
后
,
寒
川
落
木
时
。
镝
鸣
惊
雉
兔
,
霜
重
湿
旌
旗
。
梦
里
江
湖
隔
,
行
间
鬓
发
知
。
不
应
询
此
地
,
亦
唤
作
峨
眉
。
边塞
写山
秋景
写场景
梦
峨眉山词
译文
翻译:在戎马驻防东边之后,寒冷的河川上树叶纷纷飘落。
翻译:箭矢的鸣声惊动了野鸡和兔子,霜降之后,旌旗被湿气笼罩。
翻译:在梦中与江湖相隔,在行动之间察觉到鬓发已白。
翻译:即使有人询问这里,这里也被人们称作峨眉。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张佳胤的《峨眉山营作》描绘了战后的边防景象。首联“戎马东防后,寒川落木时”展现了战事结束后,边境地区沉寂而寒冷的秋景,落叶飘零,河水寒凉。颔联“镝鸣惊雉兔,霜重湿旌旗”通过雉兔受惊和旌旗沾霜,暗示了战争的痕迹和边关的艰苦环境。颈联“梦里江湖隔,行间鬓发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宁静生活的怀念,以及岁月在军旅生涯中留下的印记。尾联“不应询此地,亦唤作峨眉”以略带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身处峨眉山营的无奈,同时也暗含了对和平与故乡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关生活,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的边塞情怀和人生感慨。
猜您喜欢
寄怀元美
明·许邦才
鸿雁惊秋海上还,片云孤月蓟门关。无端昨夜西窗梦,不道千山与万山。
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
隋末唐初·李世民
边城炎气沉,塞外凉风侵。三韩驻旌节,九野暂登临。水净霞中色,山高□里心。浪帷舒百丈,松盖偃千寻。毁桥犹带石,目阙尚横金。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峰阴。连洲惊鸟乱,隔岫断猿吟。早.....
酬谢邺门见寄
明·释古易
频年转见故人疏,来往惟君每起予。阁入早秋怜善病,溪流黄叶念幽居。田园久复谋犹拙,花木闲栽贫自如。昨过山中谈野事,喜添佳句寄双鱼。
阳台
明·史谨
南控衡庐北剑关,千年遗迹后人攀。不知梦里人何处,为雨为云过别山。
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
宋·陆游
我行天下路几何,三巴小益山最多。翠崖青嶂高嵯峨,红栈如带萦岩阿。下有骇浪千盘涡,一跌性命委蛟鼍。日驰三百一乌骡,雪压披毡泥满靴。驿亭沃酒醉脸酡,长笛腰鼓杂巴歌。大散关上方.....
过石岭关
明·杨巍
石岭月初上,登登仆从劳。山城秋路远,戍鼓夜深高。驱马临重隘,感时换二毛。风尘频看剑,无梦向江皋。
闻王敬美转江西兵宪
明·欧大任
迁转五州防禦使,楚客唯听棹相将。隐居欲就庐山远,不去非无汉署香。返照入江翻石壁,秋风此日洒衣裳。扬雄更有河东赋,草奏何人入帝乡。
和可斋泊况村雨霁二首(其一)
明·张岳
扁舟夜雨瘴溪中,晓起看山翠色重。万感忽来惟宴坐,远书欲寄漫题封。似闻瀚海秋飞箭,稍喜炎天近息烽。却怪南华忘物者,等閒空谷喜闻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