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
春
词
春
光
欲
去
疾
如
梭
,
冷
落
长
门
苔
藓
多
。
懒
上
妆
台
脂
盖
蠹
,
承
恩
难
比
雪
儿
多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宫怨
惜时
情感
译文
春光逝去,迅速如同织布的梭子;宫殿中因长久未有人迹而冷清,连门前的苔藓也变得越来越厚实。
我变得懒于梳妆打扮,头上的脂粉也不如之前香甜(已经蠹了);相比之下,我不能与众多得到皇上宠爱的人相比,真是太少得了皇上的宠幸了。
赏析
这首《惜春词》由元代诗人程一宁所作,通过对春光逝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首句“春光欲去疾如梭”,以“春光”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时光,将其比喻为快速转动的梭子,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流逝之快,如同时间的飞逝,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次句“冷落长门苔藓多”,将场景转移到一处荒废的宫殿——长门,这里长满了苔藓,显得冷清而破败。通过这样的描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曾经繁华不再的哀伤情绪。第三句“懒上妆台脂盖蠹”,进一步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妆台上的脂粉已经因长时间未使用而生虫,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慵懒与失落。最后一句“承恩难比雪儿多”,以“雪儿”比喻得到宠爱或恩赐的人,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春光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难得。这句话表达了即使能得到恩宠,也无法与春光的美好相比,突出了主题——珍惜眼前的美好,感叹时光易逝。整体而言,《惜春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春光逝去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程一宁
4首
顺帝淑妃,不见幸御,后以吹笛诉怨,遂动顺帝之心,乃得面召,自此见宠,为顺帝宫中七贵之一,今存诗四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点绛唇
宋·苏轼
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美人愁闷。不管罗衣褪。清泪斑斑,挥断柔肠寸。嗔人问。背灯偷揾,拭尽残妆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