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章
庙
乐
舞
歌
十
五
首
(
其
四
)
嘉
荐
乐
肇
禋
戒
祀
,
礼
容
咸
举
。
六
典
饬
文
,
九
司
昭
序
。
牲
柔
既
昭
,
牺
刚
既
陈
。
恭
涤
惟
清
,
敬
事
惟
神
。
加
笾
再
御
,
兼
俎
重
荐
。
节
动
轩
越
,
声
流
金
县
。
奕
奕
閟
幄
,
亹
亹
严
闱
。
洁
诚
夕
鉴
,
端
服
晨
晖
。
圣
灵
戾
止
,
翊
我
皇
则
。
上
绥
四
宇
,
下
洋
万
国
。
永
言
孝
飨
,
孝
飨
有
容
。
傧
僚
赞
列
,
肃
肃
雍
雍
。
礼仪
赞颂
典礼
颂神
赞美
译文
开始举行祭祀和祷告的仪式,各种礼仪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六种典章规范了文书,九个司职的官员明确了各自的职责。
献上的牲畜柔顺而明晰,牺牲的雄壮之物也已经陈列好了。我们恭敬地清洁身心,以示敬意,专心致志地侍奉神灵。
再次加上了笾席,又增加了俎肉供品。仪式的节奏与轩乐相协调,声音流荡在金县之中。
庄严的祭坛内气氛凝重,严肃的宫门威严矗立。我们的真诚之心将在夜晚得到神明的明鉴,而我们整洁的服饰将在晨光中闪耀。
圣明的灵光降临,帮助我们遵守皇家的准则。上至天下四方,下至万国之内,都受到皇家的恩泽。
永远谈论孝顺的享祭,孝顺的享祭有其庄重的仪式。随行的官员们排列在两旁,他们神情肃穆,气氛和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开篇“肇禋戒祀,礼容咸举”,点明了祭祀的庄严开始,各种礼仪动作齐备。接着“六典饬文,九司昭序”描述了仪式的有序进行,六典的规则被严格遵守,九司各司其职,秩序井然。“牲柔既昭,牺刚既陈”描绘了祭品的准备,既有柔和的牺牲,也有刚硬的祭品,种类丰富,布置得体。接下来“恭涤惟清,敬事惟神”强调了祭祀时的虔诚与恭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溢于言表。“加笾再御,兼俎重荐”描述了祭品的再次摆放,以及多层祭台的设置,增加了仪式的隆重感。“节动轩越,声流金县”则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和谐,节奏激昂,旋律悠扬,与祭台上的活动相得益彰。“奕奕閟幄,亹亹严闱”形容了祭坛的庄严与神秘,帷幕轻摇,门户紧闭,营造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洁诚夕鉴,端服晨晖”表达了祭祀者内心的纯洁与对光明的向往,他们以清洁的心灵面对神灵,穿着整齐的服饰迎接黎明。“圣灵戾止,翊我皇则”意味着神灵降临,引导着君王遵循正道。“上绥四宇,下洋万国”表达了祭祀的深远影响,它不仅安抚了天下的百姓,也使万国归顺。“永言孝飨,孝飨有容”则强调了祭祀的永恒意义,它不仅是对祖先的尊敬,也是对天地万物的感恩。最后,“傧僚赞列,肃肃雍雍”描绘了参与祭祀人员的庄重与和谐,他们各司其职,秩序井然,共同完成了这场神圣的仪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神圣与和谐,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殷淡
15首
才士。历黄门吏部郎,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孝武帝时以文章见知。文帝章太后庙祭祀缺乐章,淡奉武帝命为著新歌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集字联
清·何绍基
指麾文府才思盛;冠冕人伦道德尊。
奉圣寺古树
清·张鹏翮
古树难为大厦支,横秋老气亦神奇。几经风雨存贞干,留与山门作护持。
破虏凯歌二十四首(其十四)
宋·周麟之
何事图形到九墀,岂容鬼质近神奎。君王欲作诸戎戒,不惜云章手自题。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
唐·祝钦明
閟宫实实,清庙微微。降格无象,馨香有依。式昭纂庆,方融嗣徽。明禋是享,神保聿归。
题金陵天庆观钟阜轩
宋·贺铸
霞构云扉不著关,甍檐开处见人间。断墙废井连东第,白塔青松对北山。昨夜桂娥奔月去,经秋芝盖御风还。玉虚真籍家声在,再熟金桃愿一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