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怀古
历史
边塞
离别
悼亡
战争
抒情

赏析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钱惟善所作,名为《题杜甫麻鞋见天子图》。诗中描绘了杜甫在艰难时局下,穿着麻鞋前往天子处的情景,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刻同情。首句“四郊多垒未还乡”,点明了杜甫所处的时代背景,四面都是战争的痕迹,他尚未能回到家乡,流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悲凉感。接着,“又别潼关谒凤翔”描述了杜甫再次离开熟悉的地点,前往凤翔拜见天子的行动,体现了他为国为民奔波不息的精神。“九庙君臣同避难,十年弟妹各殊方”两句,通过对比君臣与兄弟姐妹的分离,反映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动荡,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安危的深深忧虑。“中兴百战洗兵甲,万里一身愁虎狼”则展现了杜甫对国家中兴的期待,以及在艰难环境中独自面对危险的无奈与忧愁。最后,“寂寞当时穷独叟,按图怀古恨茫茫”以杜甫的形象收尾,通过“穷独叟”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通过对杜甫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

钱惟善

76首
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满江红·东阿道中
明·俞彦
荏苒征途,马首外、黄埃飞灭。渐初夏、麦寒西陇,草熏南陌。平楚澹烟迷云鹜,乱山落照闻啼鴂。只玉骢、飘泊未归来,心慵怯。名与利,多生劫。劳和恨,他生业。怕镜中不似、去家时节。.....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