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
云
寺
观
荷
并
游
惠
山
纳
凉
八
首
(
其
七
)
水
楼
一
角
绕
城
斜
,
波
影
罗
罗
绿
上
纱
。
落
日
齐
开
凉
槅
子
,
鬓
丝
风
递
素
馨
花
。
写景
山水
夏天
荷花
抒情
纳凉
动作
风递
译文
第一句:“水楼一角绕城斜”,翻译为:一角的水楼斜绕在城边。
第二句:“波影罗罗绿上纱”,翻译为:水波荡漾,倒影婆娑,绿意映照在轻纱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慈云寺周边的夏日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清凉之感。首句“水楼一角绕城斜”,以水楼一角勾勒出画面的起点,暗示着一个静谧的角落,随着视角的延伸,逐渐展现出围绕城市的蜿蜒水道,营造了一种悠远而宁静的空间感。次句“波影罗罗绿上纱”,将视线转向水面,波光粼粼,仿佛绿色的纱幔轻轻覆盖在水面上,生动地展现了夏日水面上的光影交错,以及一种轻盈、柔和的自然之美。第三句“落日齐开凉槅子”,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凉槅子(一种用于纳凉的器具)同时开放的场景。凉槅子的开放,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凉爽,也象征着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刻,夕阳的余晖与凉槅子的开放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氛围。最后一句“鬓丝风递素馨花”,将目光转向人物,通过描写微风吹动着鬓发,传递着素馨花的香气,细腻地表现了夏日傍晚的微风中,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一种淡淡的、令人愉悦的香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慈云寺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夏日傍晚的宁静、凉爽与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场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采桑子(其七)
宋·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
昼长
明末清初·屈大均
昼长人事外,琴静一溪风。亲客劳蛛子,宜男得鹿葱。柳疏烟易度,花密月难通。不奈流莺好,声声绿酒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