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
寒
行
燕
山
九
月
即
飞
雪
,
玄
冬
寒
气
更
栗
烈
。
河
西
冰
胶
午
不
开
,
山
头
冻
雀
眼
流
血
。
荒
城
日
暮
少
人
行
,
茅
檐
几
处
炊
烟
绝
。
云
黯
风
饕
日
色
黄
,
槎
丫
老
树
重
阴
结
。
朱
门
贵
客
孤
白
裘
,
拥
炉
酌
酒
罗
珍
羞
。
谁
怜
路
有
冻
死
骨
,
旬
日
委
弃
无
人
收
。
况
闻
淮
南
罹
水
患
,
十
家
八
九
趋
他
县
。
穷
途
无
食
给
饔
飧
,
那
有
兼
衣
御
霜
霰
。
昔
年
杜
老
忧
民
艰
,
愿
得
广
厦
千
万
间
。
而
今
寒
士
流
离
转
沟
渎
,
虽
有
万
间
知
不
足
。
秋天的
贫困的
民谣的
冬天的
关于人性的
社会关怀的
。
译文
燕山九月就已经开始飘飞雪,严冬的寒气更加凛冽刺骨。
河西的冰在正午时分也凝结不开,山间的冻雀眼睛里流着血。
荒凉的城池在日暮时分鲜少有人行走,几处茅檐下炊烟已经绝迹。
云层昏暗,风卷着飞沙,太阳的颜色也变得暗黄,枝桠交错的老树结下厚重的阴霾。
朱门内的富贵人家穿着厚厚的皮衣,围炉饮酒,摆满了各种珍贵的食物。
谁又能同情路上的冻死之骨,他们被遗弃多日无人收殓。
更听说淮南地区遭受水灾之难,十家有八九家都逃离到了其他县地。
那些穷途末路的人没有食物来维持生活,哪里还有多余的衣服来抵御风霜雨雪呢?
想起当年杜甫担忧人民的困苦,希望能得到千万间宽广的大厦。
而如今受寒的士人四处流离转徙于沟壑之中,虽然有千万间房屋,却感觉远远不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