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
转
庵
游
西
湖
奉
寄
马
上
春
光
过
若
驰
,
不
须
纪
历
校
花
时
。
青
于
前
日
长
街
柳
,
白
似
去
年
双
鬓
丝
。
强
学
后
生
须
藉
酒
,
苦
邀
同
社
索
题
诗
。
朝
回
要
便
西
湖
去
,
输
与
安
仁
尚
黑
髭
。
写景抒情
春天
咏物
写水
友情
抒发时光感伤
地点
西湖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作,名为《闻转庵游西湖奉寄》。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转庵游西湖的羡慕之情,以及自己虽年华已逝,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心。首句“马上春光过若驰”,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时光如同飞马般迅速流逝,表达了对时间易逝的感慨。接着,“不须纪历校花时”一句,意为不必按照日历来计算花开的时间,流露出一种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青于前日长街柳,白似去年双鬓丝。”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岁月的痕迹。长街上的柳树比前日更加翠绿,而诗人的鬓发却如去年一般斑白,形象地表现了青春与衰老的对比,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奈与感慨。“强学后生须藉酒,苦邀同社索题诗。”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然渴望与年轻人一同饮酒作乐,寻求灵感,创作诗歌。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即使在老年也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最后,“朝回要便西湖去,输与安仁尚黑髭。”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清晨结束公务后,前往西湖游玩的愿望。他羡慕年轻诗人安仁(即潘安)还有乌黑的胡须,暗含着对青春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和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艺术和时光流逝的独特感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湖寺拥碧轩
元·张雨
喧寂一尘隔,湖滨出宝坊。荷阴分补衲,水气杂烧香。书勘乌皮几,茵敷白?床。从来已公屋,诗客许徜徉。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