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
茗
(
其
二
)
煮
茗
鸦
窥
井
,
哦
诗
蝶
过
垣
。
笋
高
垂
箨
瘦
,
梅
落
坠
枝
繁
。
白
昼
重
闱
静
,
新
晴
远
市
喧
。
境
缘
看
渐
熟
,
吾
亦
欲
忘
言
。
写景
山水
田园
写物
怀物抒情
秋天
时间
心境
读书
译文
“煮茗鸦窥井,哦诗蝶过垣”可以译为:煮茶时有一只乌鸦从井边窥视,写诗时一只蝴蝶从围墙外飞过。
“笋高垂箨瘦,梅落坠枝繁”这句的意思是:竹笋高大但箨片下垂显得瘦弱,梅花凋落,枝条却因为新花盛开而显得繁盛。
“白昼重闱静,新晴远市喧”这句描述的是:在白天的时光里,深闺之内显得格外宁静,雨过天晴后远处的市集声音传得更远。
“境缘看渐熟,吾亦欲忘言”这句话表达的是:随着经历的增多,所处环境中的一切渐渐熟悉,我也希望到了某种境界能无言以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首句“煮茗鸦窥井”,以鸦窥井的生动细节,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氛围,仿佛茶香四溢,吸引着乌鸦前来探视。次句“哦诗蝶过垣”,通过蝴蝶飞越墙垣的轻盈动作,展现了诗人沉醉于诗歌创作中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笋高垂箨瘦,梅落坠枝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竹笋拔节与梅花凋零的不同景象。竹笋高耸,箨衣(竹笋外皮)显得瘦削,象征着新生与成长;而梅花的凋落,则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蕴含了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思考。“白昼重闱静,新晴远市喧”则将视角从自然转向城市,白天的深宅大院显得格外宁静,与远处市集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繁华与静谧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外界喧嚣的平衡。最后,“境缘看渐熟,吾亦欲忘言”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切感悟,以及在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中达到的一种超然境界,似乎想要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深邃情感,最终选择沉默以对,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升华与超越。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时间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静谧与喧嚣、生长与凋零之间寻找生命真谛的哲学思考。
猜您喜欢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竹深处诗
元·金灏
碧琅玕下觅幽踪,行尽斋居路始通。烟歛月梢金琐碎,风生云干玉琤琮。秋光满座阴长合,靛色清神暑自空。净扫苍苔夜留客,解衣磅礴兴无穷。
村中闲步
唐·刘得仁
闲共野人临野水,新秋高树挂清晖。不知尘里无穷事,白鸟双飞入翠微。
山居(其二)
元·祖钦
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㳙㳙。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
菩萨蛮(其三)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辛弃疾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秋日郊居
宋·张孝祥
秋日郊扉乐,心闲景趣闲。风生疏竹里,雨在片云间。疏港聊通水,关门不碍山。残书读未尽,飞鸟暮云还。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