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送别
秋节
忧民
抒情

译文

过去我们曾驾着车,在杨柳依依的时节出发。
现在我们思念着彼此,两次被秋风吹起思乡之情。
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并有所回报,未来也如同归家般安定。
用朱红色的笔描绘出神秘的地方,吉祥的风在紫微星下吹动。
难道我们不想回归美好的地方吗?只是因为害怕官府的文书而犹豫。
看不见做官的快乐,只担忧士兵和百姓的饥饿问题。
过去的人没有遗留下什么,后来的人来修补创伤。
内心独自承受着痛苦和困扰,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其价值。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送盖总领上计三首(其二)》,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官职生涯的关切。首句“昔者云夙驾,杨柳方依依”,描绘了过去友人出发时的场景,杨柳轻摇,象征着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接着,“今其望来思,两见秋风吹”则转述了诗人如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两次秋风吹过,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对友人的怀念。“前乎已劳还,后此亦云归”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表达了对友人过去辛劳付出的肯定,也预示了友人未来归来的希望。接下来,“丹笔映螭坳,祥风动紫微”描绘了友人在官场上的辉煌成就,丹笔代表官文书,螭坳和紫微则是古代宫殿的象征,暗示友人地位的尊崇。“岂不念归美,正尔畏简书”则表达了对友人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归家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官府命令的敬畏。最后,“不见居官乐,惟忧士卒饥”强调了友人对士兵生活的关心,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仁慈之心。“昔人无遗孔,后来补深痍”引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品德和能力的赞扬,认为他能够弥补过去的不足,为社会做出贡献。“炯炯心独苦,所贵知者希”则点明了友人心中的孤独和对真正理解和支持者的渴望,展现了其高尚人格和对友情的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官场生涯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