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家
山
家
景
物
未
全
非
,
一
院
酴
醾
静
掩
扉
。
睡
鸭
池
塘
花
落
早
,
浴
蚕
天
气
客
来
稀
。
条
桑
小
憩
绿
云
坞
,
试
剪
新
裁
白
袷
衣
。
牵
到
柔
丝
千
缕
细
,
垂
杨
肯
遽
放
春
归
。
写景
田园
咏物
写花
酴醾
季节
春天
情感
喜爱
动物
垂杨
译文
山村中的景物和之前有些不同了,但院中的酴醾花依然静静地掩上门扉。
睡鸭在池塘中悠然自得,花瓣却早早地落下;在浴蚕的季节里,客人们也来得稀少。
在桑树荫下的小路上稍作休息,试穿新裁的白色袷衣。
牵着垂柳,它的柔丝千缕细长,似乎在挽留春天的离去。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夏伊兰的《山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画卷。首句“山家景物未全非”,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尽管看似平凡,却自有其独特的韵味。第二句“一院酴醾静掩扉”,通过院中酴醾花开、门扉微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接下来,“睡鸭池塘花落早”描绘了池塘边睡鸭悠闲,花朵早早凋零,透露出春天的短暂和乡村生活的恬淡。而“浴蚕天气客来稀”则反映出农事繁忙,客人来访稀少,体现了农人的勤劳与专注。“条桑小憩绿云坞”写的是蚕妇在桑树下短暂休息,置身于翠绿的桑林之中,生活节奏缓慢而惬意。最后一句“试剪新裁白袷衣”,诗人借裁制新衣的动作,寓言春天的更换,暗示时光流转,春去春回。结尾“牵到柔丝千缕细,垂杨肯遽放春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日里柔软的蚕丝,以及不愿轻易离去的垂杨,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猜您喜欢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拟寒山(其四)
唐·泰钦
閒步游南陌,唯便野兴多。傍花看蝶舞,近柳听莺歌。稚子捞溪菜,山翁携蕨萝。问渠何处住,回首指前坡。
十四夜蔡世卿吴曰南枉集得梅字
明·杨瑞云
湖色宵从别署开,翩翩公子为春来。冰花溪上流寒月,风笛城头散落梅。万里烟云怜主客,中天灯火出楼台。关门总为游人待,行乐何妨五夜杯。
次韵费茂和风月亭新成
宋·周紫芝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何劳结屋深防客,清节如君有底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