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情感
现实
季节
节日
自然物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相思之情的诗,充满了对远方所托的深切情感。"长相思。好春节。梦里恒啼悲不泄。帐中起。窗前髻。柳絮飞还聚。游丝断复结。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诗人通过对春日美好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厚谊。"长相思"四字开篇,点明了全诗的主旨。接着"好春节"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但这份美好却因为梦中的悲啼而显得有些许哀伤。"梦里恒啼悲不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不能宣泄,仿佛只有在梦中才能倾诉。"帐中起。窗前髻。柳絮飞还聚。游丝断复结。"这些句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早晨从帐中醒来,看到窗前的发髻(可能是诗人所思之人的形象)和春天的柳絮随风飞舞,又在空中聚集,或许是断了又重新连结,这些细节都充满了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欲见洛阳花。如君陇头雪。"这里,诗人表达了想要亲眼目睹洛阳城中的春花,但这些美景在他心中都比不上所思之人的珍贵,就像那陇头的洁白雪花一般纯洁无暇。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远方情人的渴望。

徐陵

39首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徐摛之子。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撰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583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侍中、左光禄大夫、鼓吹、建昌县侯如故,谥号为章。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咏》10卷。徐摛之子。南朝梁陈间的诗人,文学家。早年即以诗文闻名。八岁能文,十二岁通《庄子》、《老子》。长大后,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与宋朝郭茂倩并称“乐府双壁。”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至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七,赠镇右将军、特进,其侍中、左光禄、鼓吹、侯如故,谥曰章。有四子:徐俭,徐份,徐仪,徐僔

猜您喜欢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祝英台近·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清·龚翔麟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径草须锄,莫碍燕来路。红蕉第一风流,移根记取。伴窗外、粉团春暮。井华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许。蝴蝶今番,闲了弄香否。丹萱第一忘忧,抽条好护.....
倪庄中秋
金末元初·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栏杆
清·蔡见先
记得花前与酒前,小凭每值晚凉天。低扶有影春如梦,独倚无人日似年。十二雕成看屈曲,三千围住尽婵娟。等閒且把诗童唤,待汝新茶雨后煎。
秋夜寄何伯友(其二)
明·伍瑞隆
汲泉出深竹,望月上层台。宿鸟去复去,幽人来不来。梦中与子别,云念青山隈。何事但相忆,蹉跎首重回。
喜彭孟阳还自闽中夜话
明·张乔
照釭浑一梦,听月坐三更。忆尔旧时意,深余今夜情。论心愁百结,促膝影双清。莫问近游处,惭君说姓名。
甲寅除夕感逝·自延绍山庄抚棺归车中口占
清末近现代初·康有为
岁尽凄凄穗帐风,人间万事总成空。玉棺长卧思天上,环佩归来只梦中。归国因缘六月息,环球形影七年同。从今沧海看明月,怕听胡笳奏落红。
口占
清·顾峵
何处江南好,梦中一夜还。醒来都不似,晓月在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