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珠
秋
河
一
滴
露
,
夜
堕
即
珠
然
。
吹
入
玉
盘
里
,
走
盘
如
许
圆
。
咏物
写秋
写露珠
译文
第一句“秋河一滴露,夜堕即珠然。”可以翻译为:秋夜的河边,一滴露水从天空坠落,它就像一颗珠子一样闪闪发光。
第二句“吹入玉盘里,走盘如许圆。”可以翻译为:这滴露水仿佛被吹入了玉制的盘子中,它在盘子里滚动,形状是如此的圆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露珠滚动的生动图景,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精致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细腻情感。"秋河一滴露,夜堕即珠然"两句,形容了夜晚时分,一滴清澈的露水从河岸边落下,就像是自然界中的一颗珍珠,纯净而又璀璨。诗人将这颗露珠与夜色相映衬,使之更加突出,它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接下来的"吹入玉盘里,走盘如许圆"则展现了露珠的动态美。露珠被轻柔的秋风吹入一个精致的玉盘中,在盘内滚动,既表现了露珠的圆润无瑕,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纯洁本质的向往。这一幕如同一幅静谧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颗小小露珠在玉盘中的轻轻滚动声。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丰富,意境清新而又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独到的艺术感悟。
白玉蟾
1200首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猜您喜欢
咏物三首(其三)萤
清·缪徵甲
分光照字抵青藜,伴我秋窗夜咏题。莫道出身原小草,等閒飞上与星齐。
国香·木瓜
清·龚翔麟
伏雨收迟。对木奴青小,一树垂垂。东陵旧畦仙种,无此高枝。攀摘烟梢嫩蒂,响潭水、浣借香荑。连帆估船载,白下廊边,佛手同携。筠篮争早市,数囊钱换得,归付妖姬。枕函边贮,消领好.....
湖南徐明府余之南邻久不还家因题林馆
唐·许浑
湘南官罢不归来,高阁经年掩绿苔。鱼溢池塘秋雨过,鸟还洲岛暮潮回。阶前石稳棋终局,窗外山寒酒满杯。借问先生独何处,一篱疏菊又花开。
题金陵
元·陆仁
丽正门当天阙高,景阳台下草萧萧。江围大地蟠三楚,石偃孤城见六朝。落日不将遗恨去,秋风能使旅魂消。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访梅道人塔步陈烛门师韵
清·钱源来
卖卜胥塘便作家,至今高致拂云霞。诗传画里千竿竹,易在枝头数点花。烟老秋庭笼古橡,雨添春水荐新茶。徘徊不觉寒林晚,独对西风数暮鸦。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其九)松菊流芳
明·王恭
琴边霜菊袭人芳,鸟外寒松落幔凉。若道丘园心赏薄,渊明何事忆柴桑。
秋圃诗(其三)
明·区大相
苜蓿先生馆,柴桑处士家。寒花娱晚节,老圃足生涯。露重青毡薄,簪轻皂帽斜。谁言官独冷,秋至让繁华。
遗虎皮谢
宋·赵汝谠
龙岩县令亦好奇,腊月赠我生虎皮。霜牙电睛已寂寞,鹊形剪斑犹陆离。最珍肩脊不受箭,须爪皆具无缺亏。革工入手硝使熟,软可寝藉忘其威。想当枯草穷秋时,风皞谷震落日低。岂知与世玩.....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