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
写景
秋景
写鸟
边塞战争

译文

近邻边疆的秋天,杀气腾腾,北风呼啸,马儿悲鸣不已。
雕鸟在大漠中盘旋,寒气逼人,无影无踪;冰裂长河的夜晚,流水声清晰可闻。
白草枯黄,如同征战的士兵头发短少;黄沙堆积,与天边的云层平齐。
一场大雨洗刷兵器,红灯湿润;守望的烽火台上,羊角魈鱼般的火光照亮了夜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秋日的壮丽景色和肃杀氛围。首联“地近边秋杀气生,朔风猎猎马悲鸣”开篇即以“地近边”点明地点,秋日的边疆地带,寒气渐生,北风呼啸,马匹哀鸣,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颔联“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有声”进一步渲染边塞的荒凉与寒冷,大漠之上,雕鹰翱翔,寒气逼人,连影子都难以留下;而长河在夜晚发出裂冰之声,更显其孤寂与冷冽。颈联“白草衰如征发短,黄沙积与阵云平”则通过白草的衰败和黄沙的堆积,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的荒芜景象,仿佛战争的痕迹。尾联“洗兵一雨红灯湿,羊角魫鱼堠火明”描绘了一场雨后,兵器被雨水洗净,红灯湿透,而堠火(烽火台上的火)在羊角形的风中依然明亮,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暗示了边防的警戒与坚守。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壮美与险峻,以及戍边将士的坚韧与豪情。

严遂成

283首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秋浦歌十七首(其六)
唐·李白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广落花诗三十首(其十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
乾净青莎一片阴,君无去此豢饥禽。人生自古皆惶恐,天下如今半绿林。曀日终风舟汎汎,水深河大雨淫淫。旧家枝叶同乡土,好听黄鹂作羽吟。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买砚碑(其一)
宋·赵孟坚
凤城凉雨新秋后,几处朱楼试管弦。有客贳金收古歙,短檠竟夕自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