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齿
怀
鸿
写景抒情
山水
女性
思乡离别
闺怨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都市景象,高楼耸立,桂树环绕,飞泉潺潺,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静谧的氛围。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都市生活的独特魅力。“名都开大道,上有三重楼”,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大道两旁,高楼林立,层次分明,展现出都市的宏伟气势。“桂树罗棂牖,飞泉鸣道周”,接着描绘了都市中的自然景观,桂树点缀其间,为城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香气;而飞泉则在街道四周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为这繁忙的城市带来一丝宁静。“盈盈楼上女,新妆丽且修”,转而聚焦于都市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身着华丽的新装,姿态优雅,弹奏着琴瑟,歌声清越,展现出了都市女性的独特风采。“一弹幽兰生,再弹白雪流”,通过音乐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都市生活的艺术气息,幽兰之音与白雪之韵交织在一起,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美妙境界。“游子在万里,邈焉无匹俦”,诗人借游子之口,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都市生活的一种疏离感,游子身处万里之外,感到孤独与寂寞,没有可以倾诉心事的朋友。“忽忽岁云晏,不知春与秋”,时间流逝,岁月更迭,游子在都市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却忘记了季节的变换,只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流逝。“音稀和者寡,顾念徒怀忧”,随着音乐的稀少,能够理解并欣赏的人越来越少,游子心中充满了孤独与忧愁。“游目送飞鸿,泪下不可收”,最后,游子的目光投向远方,看着飞过的鸿雁,不禁泪如雨下,无法自抑,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思念与哀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孤独,以及人在都市中寻找归属感的渴望与无奈。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季允用韵各赋两章予亦再赋四首(其三)
宋·李壁
囊空那复冀赢馀,但有巍楼百尺俱。匣镜频开聊自玩,庭芜不扫欲何图。少缘多病辞欢伯,长更贪眠谢酪奴。生世所资能几许,一竿好在石鱼湖。
陈庸被盗张诩有诗唁之因次其韵
明·陈献章
三尺龙泉八尺身,书生胆气欲惊人。亦遣偷儿知我辈,还将直道是斯民。风连蜀魄东方晓,雨洗荼?昨夜春。白舫望君心若渴,清川照我发如银。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月夜与蔡济忠曹公会汎舟自水东归
宋·张孝祥
一舸驾长风,银河此路通。波光连月白,烛影到江红。五岭经星外,千山飓雾中。不知今夜赏,更有几人同。
临洺关李浦珠送酒抵邯郸赋此寄之(其二)
明末清初·周亮工
星河云影澹相连,桃叶依然旧渡边。盲女琵琶天宝事,羁人词赋帝京篇。宁知此会为何夕,剩有新愁入去年。始信情根堪万劫,鹊桥今古不桑田。
闻笛
明·黎贞
江水澄清江月白,夜拢扁舟南浦驿。谁家年少不解愁,频向船头苦吹笛。笛声飘飘高入云,离人更愁不忍闻。商声嘹亮羽声急,梅花落尽江南春。梅花已歇复三弄,离人听之愁入梦。听之涕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