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村
居
四
十
二
首
(
其
三
十
四
)
畏
听
山
猿
报
客
,
愁
看
海
鹤
传
书
。
可
幸
知
交
渐
少
,
音
尘
不
到
幽
庐
。
情感
思乡
写景
山水
田园
咏物
友情
动物
夏令
其中,这首属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村居时的孤独与忧愁情感。首句“畏听山猿报客”,以山猿啼声喻示孤独和寂寞,仿佛山猿在为访客的到来而鸣叫,却让诗人感到畏惧,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愁看海鹤传书”,海鹤象征着远方的信使,但诗人愁苦地凝视着它们,似乎在期盼远方的来信,却又担心没有消息传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远方消息的渴望。后两句“可幸知交渐少,音尘不到幽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知交减少的无奈。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幸拥有朋友,但由于距离或时间的阻隔,友人间的音讯也难以传递到这幽静的居所,使得诗人更加感到孤独和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乡村生活中的独特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