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励志
春来
怀古
咏物
赞美
离别
送别

译文

在吴地击鼓传书,写下了向北征战的诗篇,有才华的人又去参加鲁地的诸生考试。
希望华林之中能长出美玉般的树枝,龙种也能像骏马一样奔腾。
在寒星下,骑兵们佩戴着宝剑冲向前方,霜降之前,残月下的人们已经喝下了离别的酒。
春天到来时,望向可以观赏花的地方,五彩的祥云已经满布了皇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寄吴少溪宫录七十(其五十五)送蒋监台文学校士东省事竣会试北上》。诗中描绘了送别的情景,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未来的期许。首句“鼓箧吴门赋北征”,以“鼓箧”比喻准备出征,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北上的场景。“翘材又进鲁诸生”则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期待,预示着友人在北方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华林欲带琼枝长,龙种还媒騄耳行”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琼枝”、“龙种”、“騄耳”等象征性词语,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祝愿与期待。其中,“琼枝”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人才,“龙种”比喻杰出的人才,“騄耳”则是古代名马的品种,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将如同骏马般驰骋在仕途上。“马上寒星冲佩剑,霜前残月堕离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友人骑马前行,寒星闪烁,剑光如虹;而离别之际,月色已残,酒杯中的离愁别绪如同霜雪一般凝重。这两句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最后,“春来却望看花处,五色宫云满禁城”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春天到来时,诗人想象着友人会在京城看到繁花似锦的景象,而“五色宫云满禁城”则预示着友人将在京城获得成功,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誉。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美好祝愿。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