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起
从
吴
翁
晋
郭
汝
承
游
南
溪
亭
上
甚
小
幽
栖
地
,
能
令
二
妙
从
。
文
中
吴
季
重
,
名
下
郭
林
宗
。
解
发
临
高
涧
,
浮
杯
望
远
峰
。
本
因
行
药
至
,
燕
笑
及
闻
钟
。
写景
地点
南溪亭
山水
写山
远峰
抒情
病起行游
译文
1、在这幽静偏僻的地方,竟然能吸引两位才子前来。
2、文中提到的吴季重,名气之大,连郭林宗这样的名士都为之折服。
3、解开发髻面对高峻的山涧,漂浮着酒杯远望巍峨的峰峦。
4、本来是因为采药走到这里,没想到听到了欢声笑语以及远处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病后康复之人与友人游览南溪亭的宁静雅致画面。"甚小幽栖地"开篇点出地点之幽静,"能令二妙从"则暗示了友人的非凡才情。接下来的"文中吴季重,名下郭林宗"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历史上的文士吴季重和郭林宗,进一步凸显了他们的才华横溢。"解发临高涧,浮杯望远峰"两句,生动描绘了友人在高涧边解开头发,轻盈地在杯中倒酒,眺望远处山峰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物的闲适与洒脱。"本因行药至,燕笑及闻钟"则以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们原本是为了寻药而来,却在游玩中欢声笑语,直到听到寺庙的钟声,时间悄然流逝,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诗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病后康复者与友人共赏美景、畅谈欢笑的愉悦时光,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于慎行
1364首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