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秋天
情感
思乡
怀旧
咏物
松树
孤灯
节气立秋

译文

秋天篱笆边看见豆花开放,竹门对着水边横放的木筏。
松斋经历了一场雨后,适合使用清凉的竹席,独自在佛室中,只有孤灯映照着红色的纱帐。
整天怀着忧愁蜷缩得像只老鼠,长时间静止不动,连蛇都懒得动弹。
西江附近是否有新鲜的鲈鱼?张翰乘船回家,他的心情就像要到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归家的图景。"篱落秋归见豆花",表明诗人在立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此时豆花盛开,增添了几分秋意。"竹门当水岸横槎"则描写了一种宁静的居住环境,竹门依水而建,给人以幽深之感。接着,"松斋一雨宜清簟"表现了诗人在雨后松林中的斋室内,气氛清新,是读书或冥想的好时光。"佛室孤灯对绛纱"则描绘了一幅佛室夜景,孤独的灯光照耀着精致的丝织物,这里的环境既静谧又富有禅意。诗中还通过"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这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沉重,他整日沉浸在忧愁之中,就像老鼠一般忙碌又无奈。而当时间缓慢流逝时,他却像是懒惰的蛇,不愿也不想有所行动。最后,"西江近有鲈鱼否"询问是否有美味的鲈鱼,这不仅是对食物的期待,也反映了诗人归乡后的寻常百姓生活的向往。"张翰扁舟始到家"则提及了诗人张翰,可能是诗人朋友或知己,用以强调自己也如同他们一样,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中。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归隐田园、淡泊明志的情怀。

李郢

105首
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