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古
亲情
赞颂
咏物
记事
道德伦理

译文

河阳三百年历史悠久,德安的家族传到第十四代。
他们同住不分割财产,能够效仿张公艺的榜样。
过去的人崇尚孝顺和友谊,子孙知道行善和正义。
这是真正的家庭繁荣,整个家族充满和谐气氛。
我们越地的风俗不古板,但同堂居住也不容易。
刚刚完成向平的愿望,却又要分家像陆贾那样收藏物品。
郑濂的做法真是好,他曾向太祖表达过对家族和睦的追求。
不听妇人的话会带来麻烦,但百忍字是成功的关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河阳家族传承三百年的和睦景象,德安世系中第十四代人保持着不分家产的团结,效仿古代贤人张公艺的美德。诗中赞扬了先人的孝顺友善,使得家族内部充满和谐。然而,诗人感叹自己所处的越地风俗变迁,同堂共居变得困难。他表达了实现和平愿望后,家庭财产分割的无奈,但也赞赏像明郑濂那样的人,能够听取太祖教诲,不轻易受妇人影响,坚持忍让为贵的家风。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推崇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

猜您喜欢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感寓二首(其一)
元·曹之谦
中林有幽兰,罗生杂众草。地僻人不知,芬芳空自好。严霜凋古木,岁晚难独保。愿充君子佩,探撷尚未早。安得清风来,吹香出林表。
闰十五夜携两儿暨诸弟侄同孔聘王苏昌期何景朗李邑生就酌三弟宅分得台字
明·黎淳先
嫦娥何意重相陪,三五清光去复来。对酒自怜鹦鹉杓,听萧犹似凤凰台。咏偕童冠游宁倦,才擅东南美不猜。记得廿年曾此夕,雄心今被鬓毛催。
长安春望二首(其二)
明·张元凯
幽燕今是汉西京,宫阙参差入太清。紫禁铜龙閒夕照,绿杨缇骑散春明。繁花总异人间色,众乐能传天上声。盛世有谣同击壤,可知无筑和荆卿。
许真君铁柱
唐·李翔
恐老蛟重作患深,独埋铁柱至如今。根牢直下蟠江底,势壮长留镇郡心。神鬼每闻趋夜后,风雷不敢犯塘阴。无因更走横泉窟,压断祈精气永沉。
满江红·奉酬曾端伯使君,兼简赵若虚监郡
宋·向子諲
雁阵横空,江枫战、几番风雨。天有意、作新秋令,欲鏖残暑。篱菊岩花俱秀发,清氛不断来窗户。共欢然、一醉得黄香,仍叔度。尊前事,尘中去。拈花问,无人语。芗林顾灵照,笑抚庭树。.....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予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十字作诗报之(其六)
宋·黄庭坚
林花飞片片,香归衔泥燕。闭閤和春风,还寻蔚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