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夏日
清新
聚会
山水
情感交流

译文

译文:红色的栏杆消解了暑气的侵袭,翠绿的树荫下悬挂着细软的凉席,带来凉爽。
译文:雨滴打在芭蕉叶上结成了花蕾,薜荔墙外响起了铛(一种乐器)的鸣声。
译文:清雅的言谈中融入了谢傅(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或文化象征)的智慧,深奥的玄妙之理也被支郎(可能是指通晓玄理的人)所理解。
译文:乘坐菱形船只的人晚归,林中的酒宴却还没有结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在池边聚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首联“赤栏消暑虐,翠樾挂絺凉”以赤栏和翠樾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对比,赤栏代表了炎热,而翠樾则象征着清凉。通过“消暑虐”和“挂絺凉”的描述,诗人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酷热与池边的凉爽,营造了一种避暑纳凉的氛围。颔联“雨结芭蕉蕾,铛鸣薜荔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象的描绘。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形成了一个个小水珠,仿佛是大自然的音符,而铛鸣声则是从薜荔墙上发出,两者相映成趣,既表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聚会的环境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颈联“清言兼谢傅,玄契亦支郎”转而描写人物活动。这里使用了典故,将聚会的参与者比作古代的文人雅士,如谢安、支遁等,表达了聚会中高雅的谈吐和深邃的思想交流,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精神共鸣和文化传承。尾联“菱舫人归晚,林中未罢觞”描绘了聚会结束时的场景。菱舫是水上交通工具,这里用来形容聚会的船只,随着夜幕降临,人们乘船归家,但聚会的欢声笑语仍在林间回荡,暗示了聚会的愉悦和不舍。整个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夏日傍晚聚会的美好时光。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人物活动的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清凉、和谐与文化氛围的夏日聚会场景,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猜您喜欢

宫词一百首(其九十四)
唐·王建
画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镊采桥头。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楼。
夏日寒山寺旭公房竹下迟王生不来与刘生饮
明·张元凯
野寺昼寂寥,独鹤当门屏。阴阴古墙下,一片绿云冷。夕照上高檐,空翠落潭影。如何炎隆时,有此清凉境。入林无所事,匡床据高枕。不见子猷来,便与公荣饮。远抱托长风,孤怀自耿耿。心.....
夏日村居次焦山郭次甫韵
明·梁可澜
万里天光海气凉,阑干十二海天长。粟舂铁树飞泉响,酒压金茎玉露香。柳岸客过桃叶渡,柴门人指杏花乡。阴阴绿树江村晚,倦鸟归来带夕阳。
池上居(其三)
清·爱新觉罗·弘历
轩楹俯碧流,槛影座中浮。堪纳水云意,底论大小舟。风前饶乳燕,雨后尚鸣鸠。暇日无馀事,新题每见投。
魏文帝游宴
明·郑学醇
双阙峙清漳,飞阁临崇阿。区宇荡柔风,万汇宣天和。菁葱荫崖条,芬芳敷泽荷。圆魄丽中天,清辉扬素波。宾贤侍宴游,剑佩声相摩。高谊薄云霄,剧论悬江河。眇矣梧凤音,兴言自成歌。嘉.....
次韵周开祖大夫泛湖见访
宋·释道潜
漾漾清漪十里间,画船人似镜中安。雨催菡萏幽香发,风触莆萄细浪寒。高岸乌纱来静院,倒挥白羽傍曾栏。吟毫所遇无遗景,天乞词源北海宽。
夏日同欧卢冼诸社长访杜四隐君居赋赠二首(其二)
明·李英
清泉隐逸老工诗,自酿松醪熟几时。扫径倒迎文学士,登楼问月醉归迟。
怀西庄四首(其二)
明·黄衷
一带环池演漾光,分明天影晃筠堂。荷风自战□□暑,槐露平添紫砚香。偶办蝇须疑遁尾,即看龟甲□含章。馀生且愧隆中老,解种成都八百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