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景
亭
帘
栊
分
晓
色
,
远
树
子
规
啼
。
浓
露
侵
衣
冷
,
晴
烟
压
水
低
。
神
游
灵
境
健
,
身
入
画
图
迷
。
衙
吏
无
烦
报
,
河
洲
鹭
正
栖
。
写景
山水
写鸟
神游
河洲
场景
译文
翻译:早晨的阳光透过帘子和窗栊,照亮了整个空间,远处的树木中传来子规鸟的鸣叫声。
翻译:浓重的露水打湿了衣服,感到阵阵寒意。晴朗的天空下,烟雾笼罩着水面,使其显得更低沉。
翻译:我的精神在神秘的境界中自由游荡,感觉非常健康有力。而我的身体则沉醉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仿佛迷失了方向。
翻译:官员们没有繁重的工作需要报告,河边的小洲上,白鹭正在安静地栖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的早晨风景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在曦光初照下的宁静与生机。"帘栊分晓色"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时间背景和氛围,帷幕和栏杆间透出的晨光,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柔和而又清新的画面。紧接着,"远树子规啼"则引入了自然界的声音,远处的鸟儿开始醒来,一声声啼鸣,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活泼。"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两句,更进一步地描绘了早晨的湿润和清凉。浓重的露珠沾湿了衣衫,带来一丝丝的凉意,而远处的晴空中飘浮着淡淡的云雾,它们似乎压低了水面的高度,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格外宁静。"神游灵境健,身入画图迷"则是诗人对这份美景的内心体验。他们仿佛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了精神的自由,宛如进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中,陶醉于其中,不自觉地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最后两句"衙吏无烦报,河洲鹭正栖"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现世的超然和对自然界的融合。没有官员的喧哗干扰,河岸上的鹭已安然栖息,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早晨清新世界的热爱,以及他个人对于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西樵作(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多雨天湖决,鱼飞下碧峰。船浮山口石,罾挂市门松。瀑布添无数,梅花积几重。行行溪路暝,催客一声钟。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更漏子(其一)
宋·晏几道
槛花稀,池草遍,冷落吹笙庭院。人去日,燕西飞,燕归人未归。数书期,寻梦意,弹指一年春事。新怅望,旧悲凉,不堪红日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