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
阳
少
年
行
铜
驼
陌
上
桃
花
红
,
洛
阳
无
处
无
春
风
。
青
丝
尾
结
连
钱
骢
,
相
从
射
猎
北
邙
东
。
流
鞭
纵
镝
未
云
毕
,
青
山
团
团
载
红
日
。
云
分
电
散
无
影
迹
,
黄
鸡
未
鸣
已
复
出
。
写景
春天
桃花
写物
动物
场景
写活动
写山的壮丽
写鸟
抒情
怀古
赞美
城市
洛阳
译文
铜驼陌上的桃花红艳艳,洛阳城里到处都有春风。
青丝系着马尾,连着钱骢(一种良马),我们一起去北邙山射猎。
挥动鞭子,放箭射击,这样的活动还没有结束,青山环绕中太阳高照。
云散如电,瞬间无影无踪,黄鸡尚未鸣叫,我们已经再次出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洛阳城外的景象,开篇即以“铜驼陌上桃花红”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铜驼"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诗人借此表达了行走在春天的洛阳城外,小路两旁盛开的桃花如同铺满了金色的锦绣。紧接着,“洛阳无处无春风”则强调了春天到来的无处不在,即便是在城中,也能感受到春风的轻拂。“青丝尾结连钱骢,相从射猎北邙东。”这里描写了青年武士们骑着高头大马,一起外出狩猎的情景。"青丝"指的是马尾,用青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显示出马的高贵和精致。而“连钱骢”则是形容马匹强健的样子,这些武士们结伴而行,在北邙山东面的广阔草原上追逐猎物。接下来的“流鞭纵镝未云毕,青山团团载红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面的一种感受和想象。骑士们挥舞着长鞭,追逐猎物的场景尚未结束,而周围的青山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将那正在下山的红色太阳紧紧包裹。最后,“云分电散无影迹,黄鸡未鸣已复出。”则描绘了狩猎归来的情形。追逐猎物时,天空中或许有乌云密布,但如今一切已经平静下来,连那电闪雷鸣的痕迹都已经不见。而黄鸡尚未高声报晓,却已是武士们收兵回营之时。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洛阳城外景象和狩猎活动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青春活力和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勇敢追逐生活乐趣的赞扬。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驻跸圣因行宫
清·爱新觉罗·弘历
问俗重临明圣湖,白沙堤上果清殊。高峰南北呈双髻,行馆招提别一区。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民心乐处吾同乐,艳舞清歌亦底须。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