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
鹿
写景
山水
田园
夏至
动物
麋鹿
抒情
赞颂
地方
历山
写山

译文

微雨轻轻地掠过山涧,石路因此显得纤尘不染。
初夏的气息已到,残花依旧留恋着春天的美好。
一股清泉从高处落下,它的源头隐藏在山的深处。
不论远近我都兴致勃勃,顺着溪流寻找它的源头。
山中的灵气与我真正契合,不厌烦我频繁地造访。
忘却人间的情谊,与麋鹿为友,我本来就是一个山中人。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符兆纶的《首夏雨后过历山》描绘了雨后山涧的清新景象。首联"山涧过微雨,石路纤无尘",写诗人漫步在山间小路上,雨水刚刚洗过,路面洁净如新,可见雨后的宁静与清爽。接着"麦气入初夏,余花犹恋春",通过麦田的气息和残留的春花,表现了初夏时节生机盎然,春意未尽的特点。"泠泠一泉落,屈曲山之根",诗人听到泉水潺潺落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势流淌,营造出山间静谧而生动的画面。"乘兴无近远,延沿穷其源",表达了诗人随性而行,追寻泉源的兴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最后两句"山灵有真契,不厌我来频",诗人以拟人手法,说山中的精灵仿佛理解他的心意,不嫌他来访频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诗人对山林生活的深深向往。"忘情友麋鹿,我本山中人",诗人自述与山中动物为友,表达出他对山居生活的认同和归属感。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唐·张说
窈窕留清馆,虚徐步晚阴。水连伊阙近,树接夏阳深。柳蔓怜垂拂,藤梢爱上寻。讶君轩盖侣,非复俗人心。
鹧鸪天五首(其三)
清·李慈铭
夏里山阴总是秋,清凉五月足勾留。乱蝉古木多藏寺,曲水修篁半结楼。村落静,野塘幽,藕花多处便停舟。披衿别人风前思,闲向桑阴看饲牛。
送汪可亭节推报政
明·林俊
嘉石衡量法许平,海乡随处绝冤声。馈鲜偶值悬鱼在,入觐真怜鬻马行。九石潭边度梨岭,独峰江上见桐城。名公行烈来贤事,碧落秋高老气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