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
贤
寺
五
老
云
中
唤
不
应
,
名
山
从
未
要
人
称
。
虎
头
写
出
庄
严
相
,
舍
利
光
分
大
小
乘
。
三
峡
波
涛
惊
过
客
,
一
龛
风
雨
定
诗
僧
。
昔
贤
跨
鹿
来
栖
止
,
深
夜
摊
书
借
佛
镫
。
地点
栖贤寺
写景
怀古
读书
山水
情感
友情
译文
五位老者在云中呼唤却不应答,名山从来不需要人们去称呼它的名字。
虎头(形容某种事物)写出了庄重严肃的形象,舍利的光辉(舍利指佛教中的圣物)照耀出大小不同的佛教法门。
三峡的波涛汹涌,让过往的客人心惊胆战,但一个简陋的龛室中的风雨中定住了那些创作诗篇的僧人。
过去的有智慧的人曾骑着鹿前来休憩,在深夜摊开书卷借助佛寺的灯火阅读。
赏析
这首清代慧霖的《栖贤寺》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静谧与庄重画面。首句“五老云中唤不应”,以五老峰的传说唤起人们对寺庙的想象,仿佛只有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才能找到它,暗示了寺庙的隐秘与超凡。次句“名山从未要人称”表达了寺僧淡泊名利的态度,强调了修行的内在追求而非外在名声。第三句“虎头写出庄严相”,通过比喻,可能是指寺庙中的虎头雕塑或壁画,展现出一种威严而神圣的形象。第四句“舍利光分大小乘”,进一步点明寺庙供奉佛法,舍利子的光芒象征着佛法的智慧和普照,大乘和小乘佛法并存,体现了佛教的包容性。第五句“三峡波涛惊过客”,将寺庙置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中,用三峡的波涛之险峻反衬出寺庙的宁静,过客在此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最后一句“一龛风雨定诗僧”,描绘了僧人在风雨中坚守诵经的场景,体现了僧人的坚韧和对佛法的执着。整首诗通过描绘栖贤寺的环境、风貌以及僧人的生活,展现了寺庙的神秘、庄重和修行者的虔诚,富有禅意和历史感。
慧霖
22首
本姓李。有《松云精舍诗录》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