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怀古
抒情
山水
地点
徐桥
情感
悲歌
节制
忧民

译文

曙色初露时,我站在老岸边,用石阑作为分界。疑心自己仿佛化身为山间的白云。
过去的十年里发生的事情,我不再回头看。只希望那百里的清泉之声能传到我耳中。
人世间为何有如此漫长的道路?坤灵(可能指大地)最终也会化为尘土和气息。
兴亡更迭之后,那些池塘依旧存在。我几乎想要悲歌一曲,但酒还未醺人。

赏析

这首诗《过徐桥》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行经徐桥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沉思考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首句“老岸石阑曙色分”,描绘了清晨时分,老岸边的石栏杆被晨光一分为二,画面静谧而富有诗意,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基调。“只疑身是入山云”一句,诗人以自我比作飘入山间的白云,表达了自己仿佛融入自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心境,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由。“十年往事不回顾,百里清泉如可闻”两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十年时光,似乎那些往事已成过往云烟,不再回头。同时,远处百里的清泉声声入耳,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人世谁教有长路,坤灵终亦化尘氛”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无论是人间的道路还是大地的灵气,最终都将归于尘埃。这句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宇宙规律的敬畏之情。“兴亡更遣陂塘在,几欲悲歌酒未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复杂情感。尽管世间兴衰更迭,但某些事物依然留存,如同陂塘中的水,虽历经沧桑,却依旧流淌。诗人想要借酒抒怀,却未至醉意,可见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体而言,《过徐桥》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诗人对人生、历史、自然与自我的深刻反思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刘因

272首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