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东
筦
梁
文
焕
柏
庭
卷
为
爱
庭
前
柏
,
苍
云
日
日
横
。
影
分
淇
竹
翠
,
香
讶
泽
兰
清
。
不
改
冰
霜
操
,
堪
怡
丘
壑
情
。
东
园
桃
与
李
,
回
首
几
枯
荣
。
写景
咏物
赞美
怀旧
抒情
四季
秋天
植物
柏树
情感
思乡
节制
译文
因为喜爱庭前的柏树,它被苍茫的云气环绕,日复一日。
它的影子与淇水边的竹子翠色相分,香气令人惊讶地像泽兰那样清新。
它的品质始终如冰雪般坚贞不屈,值得在山野间欣赏和愉悦情感。
回望东园的桃树与李树,它们已经经历了多少次的枯萎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庭院中柏树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柏树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它在庭院中的独特地位。首句“为爱庭前柏”,开篇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庭院中柏树的喜爱之情。接着,“苍云日日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柏树的枝叶比作苍云,生动地描绘了柏树在阳光下挺拔的姿态,同时也暗示了其生命力的旺盛和不屈的精神。“影分淇竹翠,香讶泽兰清”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柏树周围的环境。淇竹翠绿的影子与柏树相互映衬,而柏树的香气则与泽兰的清新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美景。这里不仅赞美了柏树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不改冰霜操,堪怡丘壑情”则是对柏树内在品质的高度赞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柏树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本色,它的这种精神令人钦佩。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东园桃与李,回首几枯荣”以桃李的盛衰对比,强调了柏树长久不变的品格。桃李的荣枯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柏树却能始终保持其本色,不受外界影响,展现出一种永恒的生命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柏树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坚韧,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情操和永恒生命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