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云
壑
题
雪
友
墨
梅
欧
阳
笔
下
开
冰
雪
,
竹
外
横
斜
见
一
枝
。
庾
岭
独
怜
春
色
早
,
罗
浮
相
忆
月
明
时
。
山
间
自
伴
幽
人
隐
,
林
下
长
歌
处
士
诗
。
老
我
岁
寒
频
对
此
,
白
云
幽
壑
共
心
期
。
写景
写雪
咏物
墨梅
情感
友情
冬天
怀古
抒情
赞美
译文
“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这句诗描绘出在欧阳公的笔下冰雪绽放,一幅横斜的竹枝出现在冰雪之外。
“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在庾岭上独自欣赏早来的春色,罗浮之地则在明月高悬之时勾起相思之情。
“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山中自己为伴的隐士默默修行,在林下的清幽中他吟咏起古人的诗歌。
“老我岁寒频对此,白云幽壑共心期”: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时常面对这些景象,和白云、深壑共享我内心的期望。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为云壑题雪友墨梅》描绘了一幅清冷而高洁的画面。首句“欧阳笔下开冰雪”赞美了墨梅的洁白如雪,仿佛是欧阳询的书法笔触所化,展现了梅花的纯净与艺术魅力。次句“竹外横斜见一枝”,通过竹子的衬托,突出了梅花孤傲不群的姿态。“庾岭独怜春色早”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在早春时节绽放的惊叹和喜爱,庾岭之名暗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偏远和坚韧。接下来,“罗浮相忆月明时”借罗浮山的月光,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月夜下的梅花成为他们共同的记忆。“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进一步描绘了梅花与隐士的契合,它既是山间的伴侣,也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最后两句“老我岁寒频对此,白云幽壑共心期”,诗人以自己年迈之身,常在寒冬中欣赏这梅花,与白云幽壑共度时光,表达了对梅花深深的喜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眷恋。
蓝仁
525首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