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题
杨
恒
叔
陶
园
凉
飙
何
处
透
重
袍
,
翁
与
山
灵
两
共
高
。
老
去
不
妨
耽
径
菊
,
客
来
时
或
荐
溪
毛
。
清
风
尚
友
严
陵
濑
,
长
日
惟
吟
屈
子
骚
。
门
外
红
尘
深
几
许
,
先
生
醉
卧
乐
陶
陶
。
山水田园
抒情
写景
友情
赞美
写山
秋天
菊花
清雅
生活
译文
哪里吹来的凉风穿透了我的厚袍,我与山中的灵气一同欣赏这高处之景。
就算年纪大了,我也不会排斥那些欣赏野菊的时光;若有客人来访,我或许会推荐一些溪里的美味。
清风尚与严陵的濑水为友,我则整日吟咏着屈原的《离骚》。
门外红尘纷扰,深浅几何?先生我则沉醉在这其中,快乐地躺着。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首句“凉飙何处透重袍”以秋风之凉爽,暗示季节更迭,引出老者与山灵共高的超然境界。接着,“老去不妨耽径菊,客来时或荐溪毛”两句,通过老者对菊花的喜爱和对溪边野菜的品尝,展现了其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清风尚友严陵濑,长日惟吟屈子骚”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老者的内心世界与历史人物严光(严陵濑)和屈原相联系,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最后,“门外红尘深几许,先生醉卧乐陶陶”以对比手法,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老者在自然怀抱中的自在与满足。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者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同时也蕴含着对传统文人精神的追慕与向往。
猜您喜欢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因顾子文得交吕元章于其借别也歌以附赠
明·萧光绪
我来虞山交却少,子文坦白堪倾倒。酒后每悲交谊衰,雨云反覆羊肠道。所以倾盖吕新安,岁寒松柏陈雷好。气侠义孚面亦真,殷勤岂为多材巧。文彩卓烁动海邦,龙蛇殊玉争春晓。篆刻秦汉刀.....
饯中书侍郎来济
隋末唐初·李世民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