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山水
春日
登临
金碧辉煌的楼阁
春色
城市
佳节

译文

译文:在平山举行燕集追忆前贤,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骑五马并驱登山临水。
译文:鸟儿在夕阳的余晖中飞翔,天边远近皆有它们的身影;小路东西两侧,水分滋润着青草。
译文: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着楼阁,依然显得金碧辉煌;雨后的花枝上,一半的花儿在欢笑,一半的花儿在哭泣。
译文:向路旁问道春意正浓的红芍药在何方?似乎有僧侣佩戴的金带从招提寺中走出。

赏析

这首清代黄定文的《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描绘了一幅春日登高赏景的生动画面。首句“平山燕集追前辈”表达了对先贤雅集的追慕,体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情怀。接着,“胜日登临五马齐”写出了在良辰美景中,太守与郡守一同出行的壮观场景。“鸟破夕阳天远近,水分青草路东西”两句,通过描绘夕阳映照下鸟儿归巢和道路两侧青草随风摇曳的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诗人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让画面富有层次感。“欲残楼阁犹金碧”描绘了楼阁在夕阳余晖中的辉煌色彩,暗示着时光流转,美景依旧。“过雨花枝半笑啼”则以拟人手法,赋予花枝以情感,形象地写出雨后花朵娇艳欲滴的状态。最后,“问道婪春红芍药,几围金带出招提”聚焦于春天的主角——红芍药,诗人询问那盛开的芍药是否如金带般环绕在招提寺周围,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佛法禅意的联想。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春日景色的宜人,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佳作。

猜您喜欢

岭右张使君辟园城中台榭池沼皆桂林胜绝处予闻窃向往焉赋得六题(其五)霁虹桥
明·胡应麟
渌水微茫涨碧空,佳期谁向大堤同。冰轮两岸飞明月,玉柱三天驾彩虹。殿阁半浮朱舫外,笙箫时出画阑东。宜人最是新秋色,十里芙渠一夜风。
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唐·宋之问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谷转斜盘径,川回曲抱原。风来花自舞,春入鸟能言。侍宴瑶池夕,归途笳吹繁。
虞山瞿少潜见过留之味玄堂有作
明·范景文
烟霞片片染衣裳,手拂凝尘坐竹床。晤对少时如入画,淹留竟日自生香。杯呈浅笑花浮面,曲度深宵月过廊。寥落一丘堪点染,入林幽事待商量。
春日过黄公新堂
明·李梦阳
黄家新堂逼春起,紫燕寻巢时自来。久阴烟云眼底豁,乍晴河岳窗中开。物情野色且幽寂,日光人意能徘徊。持杯布席就芳草,醉深同卧林边苔。
春日观南城同礼曹诸子三首(其三)
明·王慎中
朱曦禁苑尽芳菲,传道神游转翠旂。制拱雕金丹凤绚,疏桥累玉素虹飞。风泉数处歌弦合,花萼千名锦绣围。正睹乾行行幸处,修恩无地不光辉。
百花堤
宋·曾巩
如玉水中沙,谁为北湖路?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我为发其枉,修营极幽趣。发直而砥平,骅骝可驰鹜。周以百花林,繁香泫清露。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莫。飞梁凭太虚,峣榭蹑烟雾。直.....
水龙吟·东园醉后
金末元初·元好问
两年金凤城边,等闲又见东风菜。侯门惯客,东园高宴,青云飞盖。水上幽亭,恍然真似,兰舟同载。望红楼翠壁,青田白鹭,谁信是,山阴塞。郁郁林梢紫动,便安排、春来天外。醉魂摇荡,.....
三日偕容台诸僚友游大慈恩寺登镜光阁即席赋
明·王慎中
鹫峰飞宇孤逾丽,凤甸晴烟翠欲重。北海霜冰虚暖气,西山云树散春容。殊方天地愁目尽,此日登临新岁逢。况是携游俱俊逸,但教得醉任萍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