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西
鸿
怀
写景
山水
怀古
抒情
离别
亲情
春日
忆昔
记事
励志

译文

高耸的云层中飞过两只白鹤,它们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长啸声在空旷中回荡。
春天的气息深藏在古老的洞穴中,那里绿意盎然,景色幽深。在岩石建造的阁楼里,碧玉和琼瑶般的美景映入眼帘。
俯瞰之下,福建地区控制着九溪流域,其地势之险要,甚至超越了君山和王屋。
攀登陡峭的山路就像穿越剑门关口,每滴水声都像箭一般穿透耳旁,疑似穿越箭括之境。
仙人已经离去,鸾凤也飞向远方,只剩下丹室中龙虎的余威。
回忆起我年少时从这里离开,千里江山被烟雾笼罩的树木隔开。
分别已经十五年了,再次来到这里我仍能记起过去的游历之处。
你现在来这里游玩的时候正好是我的年岁,我仍然怀着要穷尽五原的壮志。
我过去曾四处奔波游历,北至碣石,西至昆仑。
这时我远望东南地区,名山大岳如同云朵般聚集。
回想此地岩谷的景色真好,突然发现故乡与我所见之地最为相似。
海边与阆苑相接的地方高耸入云,人世间我更领悟了曹溪的玄妙。
和你及你的兄长们一起坐下来读书时,那时的日子很长,你们还很年轻。
你现在喜欢游玩而他们还在这里栖息,我们两地的相思之情不再有疑虑。
春天来临,鸿雁纷纷向北飞去,怎样才能用两封信寄去我的思念呢?
要寄信该说些什么呢?我临风感慨万千。
战马和关山让人伤心流泪,但只要遇到幽静秀美的景色就放声高歌。
高歌与泪水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想到你们早已被世俗纷争所困扰,何时才能一同展翅高飞。
需将手持的九节神杖击碎玉华石,炼散五色石之精华,裁剪成锦绣之文。
用这些锦绣来修补仙人的衣裳,以此回报君恩。
这座山与我应有誓约,将来我要带着它回到沧海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石华洞的游览以及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首句“高云过天双白鹤,翛然长啸下寥廓”,以鹤的飞翔象征自由与超脱,鹤的长啸则传达了一种悠远而深邃的情感。接下来,“古洞春深积翠幽,碧玉清琼倚岩阁”描绘了石华洞内春意盎然、绿意浓郁的景象,碧玉般的岩石与清澈的泉水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俯视诸闽控九溪,未论君山与王屋”两句,通过俯瞰的视角,展现了石华洞周边广阔而复杂的地理环境,暗示了其在自然中的重要地位。接着,“绝磴恍如陟剑门,涓滴翻疑通箭括”则进一步描绘了石华洞的险峻与奇特,仿佛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门户。“仙人已去鸾凤遥,丹室犹馀龙虎伏”两句,借用了仙人与鸾凤的传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暗示了石华洞内可能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秘密。最后,“忆我少时从此去,千里江山隔烟树。一别悠悠十五年,重来却记旧游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兄弟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兄弟情谊的深切怀念。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适同游东观缅思旧游正以是日作诗以记之
宋·陈宓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还都道中诗三首(其三)
南北朝·鲍照
久宦迷远川,川广每多惧。薄止闾边亭,关历险程路。霮䨴冥寓岫,濛昧江上雾。时凉籁争吹,流荐浪奔趣。恻焉增愁起,搔首东南顾。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回风扬江泌,寒□栖动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