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景
僧侣生活
客舍思乡
夏日消暑
赞颂佛法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和吴子副知海斋》。诗中描绘了僧侣们在夏日法事之余,享受清凉的好风,吟咏佳句的场景。"法筵应供赖三车"暗示了僧人们忙碌地准备法事,"堆案抽身辍算沙"则写出他们暂时放下繁琐的工作。"破暑好风开乐国"形象地描绘了凉爽的风带来的愉悦,"脱尘新句散馀霞"则展现了僧人创作的诗句如晚霞般美丽,飘逸出尘。诗人接着写到僧人的生活细节,"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描绘了僧人手上的汗水仅留下痕迹,佛桌上的红拂(可能指佛尘)被风吹落,显得宁静而超然。最后,诗人以"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收尾,寓言般地说,即使客舍中的黄粱饭还未煮熟,也暂且让秋蝶在禅意的境界中做一场南华(《庄子》中的理想世界)之梦。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在日常修行中寻找乐趣与诗意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宋诗的淡泊与禅意。

陈师道

750首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夜宿三台东杨炼师
明·刘崧
三台山祀净明君,香火新从葛井分。案上道书秋后写,空中仙乐夜深闻。星垂天近连青野,雨过山空起白云。更有雷坛人不到,十年珠树鹤成群。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