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情感
友情
怀古
赞美
地点
信州
悼亡

译文

历经三朝两代,都掌握着重要的职务,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依然能看到如玉树般崭新的风貌。
家族中还保留着官宦的谱牒,又听说在议事决策中,有儒学的臣子参与其中。
中年时的离别情感何其之多,南渡的风流事迹还未曾陈述。
遥想郡斋的日子多么悠闲,却不肯怜悯我们这些在州县中劳碌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黄溍所作的《送陈推官之信州》。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陈推官即将前往信州任职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官职与品德的赞誉。首联“三朝两世掌丝纶,异代仍瞻玉树新”赞颂了陈推官在政坛上的地位与影响,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他的形象都如同玉树一般,令人敬仰。这里“丝纶”借指朝廷的诏令或政策,“玉树”则比喻陈推官的高尚品格和杰出才能。颔联“尚喜传家馀宦谱,又闻议狱用儒臣”表达了对陈推官家族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高度肯定。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光荣传统,还以儒家的道德标准处理政务,体现了其深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颈联“中年离别情何限,南渡风流迹未陈”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陈推官的风采依然如故,他的风流韵事并未随时间而消逝。尾联“遥想郡斋多暇日,肯怜州县正劳人”寄托了诗人对陈推官在新任地的生活与工作的美好祝愿。想象中的信州郡斋,虽有闲暇时光,但陈推官定会关心那些正忙于政务的州县官员,展现出其心系百姓、勤勉为公的品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陈推官的赞美,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事业的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与高尚人格的追求。

黄溍

463首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