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毕
县
尹
归
途
环
佩
晓
珊
珊
,
白
日
青
天
映
羽
翰
。
疑
是
省
亲
辞
太
学
,
惊
闻
出
宰
用
郎
官
。
花
迎
墨
绶
春
光
暮
,
风
引
仙
舟
海
色
寒
。
想
见
捧
觞
仍
綵
戏
,
乡
人
争
作
锦
衣
看
。
送别
赞美
写景
抒情
秋天
地方
毕县
情感
思乡
读书
译文
归途中身上的饰物发出轻轻响动的声音,在晴朗的天空下展翅高飞。
怀疑他是为了回家探望亲人而辞去了太学的职务,惊讶地听说他已出任了郎官的职位。
春光渐暗时,他佩戴的印绶在花丛中显得格外醒目,海风引领着他的仙舟在寒冷的夜色中前行。
想象着他手捧酒杯,与乡人一起嬉戏欢庆的情景,乡人们争相看他身着锦衣的样子。
赏析
这首《送毕县尹》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描绘了送别县尹毕公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首句“归途环佩晓珊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归途上,毕县尹行进时脚步轻盈,如同玉佩轻轻碰撞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接着“白日青天映羽翰”一句,通过白日与青天的映照,以及羽翰(比喻官员的仪仗)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庄严与隆重。“疑是省亲辞太学,惊闻出宰用郎官”两句,巧妙地运用了疑问与惊讶的表达方式,既表达了对毕县尹即将离开太学前往地方任职的不舍,也暗示了对其新职务的敬仰与期待。“花迎墨绶春光暮,风引仙舟海色寒”则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通过暮春时节花朵的迎接与仙舟的飘动,以及海色的寒冷,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美丽,也暗喻了毕县尹即将踏上旅途的孤独与挑战。最后,“想见捧觞仍綵戏,乡人争作锦衣看”两句,通过想象中的欢庆场景,展现了乡人对毕县尹的热烈欢迎和祝福,预示着他在新任上的成功与荣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愿。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送别的情景,也蕴含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深情厚谊的作品。
黄溍
463首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