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学
仙
者
采
药
层
城
远
,
寻
师
海
路
赊
。
玉
壶
横
日
月
,
金
阙
断
烟
霞
。
仙
人
何
处
在
?
道
士
未
还
家
。
谁
知
彭
泽
意
,
更
觅
步
兵
那
。
春
酿
煎
松
叶
,
秋
杯
浸
菊
花
。
相
逢
宁
可
醉
,
定
不
学
丹
砂
。
写景
赠别
咏物
怀古
情感
抒情
春天
秋天
怀才不遇
归隐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绩在隋末唐初时期创作的,名为《赠学仙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道术的意境。“采药层城远,寻师海路赊。”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为了寻找仙草和寻访仙师,不惜远行,跨越重重障碍。这里的“层城”和“海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求道的心志及其所面临的艰难险阻。“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 这两句则描写了一种仙境的景象,“玉壶”、“金阙”都是用来比喻仙界中的器物和建筑,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仙人何处在?道士未还家。”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仙人的追问和自己作为道士尚未归家的感慨。这里的“仙人”代表着诗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而“道士未还家”则透露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 这两句中的“彭泽意”可能是指某种深奥难懂的道学思想或修炼方法,“更觅步兵那”则是在说诗人对于这些深奥知识和技巧的不断追寻。“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材料,以制作道家中的丹药。这里的“春酿”、“秋杯”分别指春天酿造用以松叶为原料的酒,以及秋天用菊花浸泡的饮品,这些都是道教修炼过程中常见的物品。“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与同道之士相遇时更愿意选择饮酒以至醉倒,而不是去学习制造那些复杂且可能危险的丹药。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于修炼过程中某些繁复和风险较高行为的态度。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道学和超脱世俗的心愿。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修炼过程中某些繁复之法的质疑和选择。在语言上,王绩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意境和深远的哲思。
王绩
123首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