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咏物
抒情
怀古
读书
山水田园
切问今古

译文

译文:隐居的人修养心灵,他长啸一声坐在山中的小屋。
译文:二月的兰花开放,花色紫艳;三春的柳树呈现出一片翠绿。
译文:他卷起窗帘看到水边石上的景致,打开窗户能看到园中的亭台。
译文:他的琴曲只有古老的曲目,书籍的名字多半是经书。
译文:他的诗歌中经常写到的是风景与烟火生活,他拄着的拐杖也都铭刻着(古人的)名言或警句。
译文:他的一生直率坦诚,为什么还要为了这形体而劳苦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中园地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首联“幽人养性灵,长啸坐山扃”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他远离尘嚣,静坐于山林之间,以自然为伴,以心灵为养,长啸声中透露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颔联“二月兰心紫,三春柳色青”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二月里兰花绽放,紫色的花朵点缀着山野,三月里柳树吐绿,嫩绿的柳叶随风摇曳,色彩鲜明,生机勃勃,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活力。颈联“卷帘看水石,开牖望园亭”写出了诗人日常的生活场景,他卷起窗帘,欣赏窗外的流水与奇石,推开窗户,远眺园中的亭台楼阁,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尾联“琴曲唯留古,书名半是经”表明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他弹奏古琴,曲调悠扬,阅读书籍,多为经典之作,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风烟长入咏,几杖悉为铭”则表达了诗人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融入诗歌与生活中,甚至将生活中的器具都刻上诗句,以此来纪念与赞美。最后,“切直平生尽,何为劳是形?”诗人反思自己一生追求的纯粹与真实,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隐士在山林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文化、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王绩

123首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