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山
秋节
自然
对环境的赞美
情的结合
古地名描述
景色引发的思考

译文

山间小桥连接对岸断口,从树梢之间隐约看到高台。
松树的果实从窗户边落下,渔人的歌声从海那边传来。
烟雾与彩霞隐藏在洞壑之中,云气净化了周围的尘埃。
尽管与嬴秦(古国名)相隔甚远,但这里还未种植桃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园林景象。首联“山桥通断岸,树杪见高台”以山桥与高台为引,展现了园林的布局与层次感,山桥连接两岸,高台隐于树梢之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松子当窗落,渔歌渡海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松子自天而降,渔歌唱响于远方,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将人带入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颈联“烟霞藏洞壑,云物净氛埃”则通过烟霞与云物的描绘,强调了园林环境的清幽与纯净,洞壑被烟霞所藏,云物净化了空气中的尘埃,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尾联“虽去嬴秦远,桃花未可栽”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遥想与对现实的感慨,虽然距离古代很遥远,但这里却未被世俗所染,桃花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却难以在此栽种,暗示了对理想世界难以实现的无奈与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猜您喜欢

麻姑山
唐·沈彬
绀殿松萝太古山,仙人曾此话桑田。闲倾云液十分日,已过浮生一万年。花洞路中逢鹤信,水帘岩底见龙眠。我来游礼酬心愿,欲共怡神契自然。
与文源朱二过溧阳道上二首(其二)
明·金大舆
路歧苦奔峭,村舍多萧索。远水明石渠,疏雨散林薄。唧唧栖鸟喧,澹澹油云幕。颓阳即主人,野饭开山酌。穷途赖所欢,言笑解寂寞。丈夫江海心,何事劳羁缚。弭棹息远游,长歌耕负郭。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其四)
宋·李若水
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休问归囊金有无,采芝酌水延朝晡。未要学仙跨.....
飞来峰山房即事
明·郑鄤
峰来自何年,到此遂常住。阴森碧云寒,岧峣空翠注。松竹满缨络,眉目秀可数。洞壑迥玲珑,转入灵气冱。此中谁往来,疑有真人聚。冷泉绕峰出,峰头滴云赴。山亭署翠微,尚有蕲王句。英.....
龙门
宋·陈与义
不到龙门十载强,断崖依旧挂斜阳。金银佛寺浮佳气,花木禅房接上方。羸马暂来还径去,流莺多处最难忘。老僧不作留人意,看水看山白发长。
镜林秋兴(其三)
明·李良柱
三秋凋玉露,一叶下银床。把菊怜同气,看云总异乡。敲诗嫌韵险,射覆引杯长。砧杵催残月,斜辉没女墙。
郡圃偶题
宋·林希逸
曲阶倚杖行疏影,柳花度竹粘衣领。台根三两落残梅,时见幽禽窥野井。
明发栖隐寺
宋·杨万里
木鱼一呼众僧聚,老夫登车欲前去。仰头见天俯见路,明明是昼不是暮。如何今晨天地间,咄咄怪事满眼前。将为是夜著,月轮已没星都落。将谓是昼休,银河到晓烂不收。皎如江练横天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