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
情
·
秋
千
瘦
腰
春
病
不
成
围
,
闲
逐
秋
千
荡
画
衣
。
香
散
天
风
兰
佩
堕
,
声
摇
环
玉
綵
绳
飞
。
飘
飖
似
跨
双
鸾
去
,
闲
雅
宜
从
月
殿
归
。
无
力
尚
怜
扶
不
起
,
翠
蛾
犹
蹙
怨
斜
晖
。
闺怨
写景
抒情
秋天
秋千
赞美女子
翠娥
译文
春日病弱,瘦腰难以成围,闲来无事追逐秋千,荡起画衣翩翩。
香气随风飘散,兰佩坠落,环玉的响声和彩绳的飞舞交织在一起。
她的身姿飘摇,仿佛跨上双鸾升天而去,闲雅的气质仿佛从月宫归来。
即使无力,仍然让人怜爱,她那翠色的蛾眉紧蹙,仿佛在埋怨夕阳的余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里因病而显得瘦弱,无法像往常那样轻松地围着秋千玩耍。她在闲暇时光中漫步,衣衫被风吹动,如同画中之景。兰花的香气随天风散发,而佩饰的玉石也随之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诗中的意象优美,女子似乎跨上了双鸾(传说中神鸟之一)般地飘逸而去。她选择在月光下回归自己的殿宇,显得格外闲雅。然而,她的身体无力,连站立都需要别人扶持,甚至连翠蛾(古代饰物)也似乎因为斜阳的映照而感到怨恨。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描绘,展现了女子柔弱的身影和她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感和哀愁。张玉娘在元代以其婉约词风著称,这首《闺情》恰好体现了她的这一特色,通过描写闺阁之情,抒发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
张玉娘
132首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后宫词
明·姚光虞
珠箔罗帏梦不成,起来花底听残更。多情祇有长门月,夜夜瑶阶伴影行。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