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竹
·
雪
冻
雪
霏
霏
堕
九
皋
,
竹
枝
垂
地
翠
旋
销
。
玉
龙
战
退
飞
鳞
甲
,
青
凤
翻
成
白
羽
毛
。
岁
晚
馀
寒
知
劲
节
,
梦
回
佳
兴
讶
清
标
。
隔
云
谁
弄
柯
亭
笛
,
落
尽
梅
花
风
韵
高
。
写雪
咏物
赞颂
怀古
抒情
清冬佳节
译文
天空中纷纷扬扬的冻雪飘落在九皋之地,竹枝低垂着,地面上满是翠绿的痕迹。
玉龙在战斗中击败了对手,身上飞溅的鳞甲仿佛化作青凤,翻飞出白色的羽毛。
在岁末的寒风中,我了解到竹子坚韧的品格;在梦中惊醒,惊讶于那清新的风标。
隔着云层,是谁在吹奏柯亭的笛子?那落尽的梅花,风韵高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雪与竹的和谐画面,通过对比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冻雪霏霏堕九皋"一句,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初冬的雪景,雪花纷飞,如同细雨般覆盖着大地。九皋意指广阔的原野,雪后的景象别有一番静谧之美。接下来的"竹枝垂地翠旋销"则描写了竹子的姿态,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着翠绿色彩,竹枝低垂至地,似乎在诉说着冬日的寂寞与坚韧。诗人随后引入神话元素,以"玉龙战退飞鳞甲,青凤翻成白羽毛"来比喻自然界中生灵的变化。玉龙和青凤都是古代神兽的象征,在这里它们的变换象征着季节更迭、物是人非的主题。"岁晚馀寒知劲节,梦回佳兴讶清标"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界节律变化的感慨。岁末之际,天气依旧寒冷,但正如春意渐浓,这种冷暖交替也预示着新生的到来。最后两句"隔云谁弄柯亭笛,落尽梅花风韵高"则是对远处音乐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似乎在探询那位隐者在云雾缭绕之中弹奏着古老的乐器,而梅花随风飘散,其清高脱俗的韵味与笛声交织,营造出一幅超凡脱俗的意境。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竹、神兽和自然节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生命流转的哲思。
张玉娘
132首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您喜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