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咏史
怀古
抒情
春天
写风
写山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张玉娘的《咏史·谢东山》以“风捲胡沙动地尘,蔷薇深洞蔼馀春”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而充满生机的画面。首句“风捲胡沙动地尘”运用了强烈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大风卷起胡沙,尘土飞扬的景象,既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历史的动荡与变迁。紧接着,“蔷薇深洞蔼馀春”则以蔷薇花盛开的深洞,映衬出春天的余韵未尽,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寓意着历史长河中那些不朽的精神与价值。“棋终偶折登山屐,方信风流社稷臣”则是对谢东山这一历史人物的赞颂。通过“棋终偶折登山屐”的细节描写,巧妙地将谢东山的形象与登山者相联系,暗示其在政治生涯中的坚韧不拔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同时,“风流社稷臣”则高度评价了谢东山不仅在个人品格上风流倜傥,在国家治理上也是一位杰出的臣子,表达了对其深远影响和贡献的高度认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元代咏史诗中的佳作。

张玉娘

132首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