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调
歌
头
·
次
东
坡
韵
素
女
炼
云
液
,
万
籁
静
秋
天
。
琼
楼
无
限
佳
景
,
都
道
胜
前
年
。
桂
殿
风
香
暗
度
,
罗
袜
银
床
立
尽
,
冷
浸
一
钩
寒
。
雪
浪
翻
银
屋
,
身
在
玉
壶
间
。
玉
关
愁
,
金
屋
怨
,
不
成
眠
。
粉
郎
一
去
,
几
见
明
月
缺
还
圆
。
安
得
云
鬟
香
臂
,
飞
入
瑶
台
银
阙
,
兔
鹤
共
清
全
。
窃
取
长
生
药
,
人
月
满
婵
娟
。
抒情
秋景
怀古
咏物
月亮
佳节
中秋
写景
豪放
译文
译文:一位被称为素女的女子正在炼制云母精华,秋天的景色静谧无声。
译文:琼楼玉宇中的美景数不胜数,人们都说今年的景色比往年更加美丽。
译文:在桂花盛开的殿堂里,有风香飘过,美人罗袜立足在银床之上,如同一钩冷月被清冷浸染。
译文:雪白的波浪翻滚在银色的屋舍中,我仿佛置身于玉壶之中。玉门关上的愁绪,金屋里的哀怨都让我无法入眠。
译文:我的情郎已经离去,不知已经看过多少次明月由缺变圆。
译文:多么希望她那如云般的秀发和散发着香气的臂膀能飞入瑶台银阙之中,与仙兔和仙鹤共享这清净的天地。
译文:希望能偷得长生不老的药,让人类和月亮一样永远圆满无缺。
赏析
这首元代张玉娘的《水调歌头·次东坡韵》是一首借月抒怀的词作,以苏轼的风格为蓝本,展现了词人的深深思恋和对仙界生活的向往。词中描绘了素女炼丹的神秘场景,以及秋天夜晚的宁静与清凉,暗示着词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素女炼云液"描绘了仙女在秋夜炼制仙丹的情景,"万籁静秋天"则渲染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的"琼楼无限佳景"和"都道胜前年"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认为今年的景色更胜以往。"桂殿风香暗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通过桂花香气、月光下的银床和寒冷的月钩,营造出清冷而幽深的意境,词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的感觉,将自己比作在冰雪覆盖的宫殿中。下半部分,词人的情感转向愁怨,"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无法入眠的苦闷。"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借月的盈亏象征着人事的变迁和分离的痛苦。最后,词人幻想能与心爱之人一同飞升到仙境,"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表达了对永恒爱情和长生不老的渴望。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优美,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无奈。
张玉娘
132首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