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穿
山水写景
游记写景
洞穴咏物
地方赞美
历史遗迹

译文

回忆起以前游览桂林的时候,那里的岩洞堪称天下第一。
那些形态奇特的景象让人惊叹,妙处在于无法用言语形容。
玉华东西岩的景色具体而微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鬼斧神工的自然之力巧妙地凿穿岩石,使得石壁上有了裂缝和洞孔。
这些岩石内部充满灵气,既有清风吹拂、月亮照耀的时刻,也有适宜冬季和夏季的舒适环境。
在其中,有像补陀仙一样的人物坐镇此地,感受这里的清幽和超然。
在这个空旷的山间,由茅草和苇子形成的区域,无地可让我们的马车停靠,更显得这里空旷幽静。
抬头望去,突然看到了这个令人惊讶的景象,内心被这前所未有的震撼所惊骇。
看到这样的景色,我虽然想题诗来赞美它,但深感才疏学浅无法形容其妙,同时,经过这里的行人也没有停下脚步去细细品味这份震撼。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玉华洞》,通过对桂林玉华洞的描绘,展现了其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洞穴之美。诗人回忆起昔日游览桂林时,对玉华洞的赞美不绝于口,称其为岩洞之冠,形状千奇百怪,奇妙无比,难以用言语形容。他特别提到了玉华东西岩,虽然规模较小,却精巧细致,仿佛人工雕琢却又出自天然。石壁上穿凿出的孔隙,使得洞内光线通透,冬暖夏凉,犹如仙境。洞中仿佛有补陀仙人居住,增添了神秘感。然而,这样的美景却隐藏在空旷的山野之中,少有人知,让诗人感到惊喜之余也有些遗憾,因为没有机会详尽题诗以表达赞叹。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深的洞穴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戴复古

989首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猜您喜欢

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题红云岛
宋·喻良能
红云覆绝岛,望之心神开。弱水不负舟,何由至蓬莱。吾欲烦巨鳌,为载三山来。不然骑鲸去,一醉流霞杯。
入桂林歇滑石驿题碧玉泉
宋·张孝祥
百折崎岖岭路头,一环清駃石间流。须君净洗南来眼,此去山川胜北州。
楚南伟观楼
宋·陈岘
平生足迹穷遐陬,一麾更守湖湘州。西接悬崖五溪曲,南望渺极苍梧愁。天涯牢落孰慰意,千嶂倒影三江流。千里脉络兹要会,意趣端与江山投。群峰四绕立碧玉,带映林薄如雕锼。虬蟠虎骤互.....
寓宿洞霄
宋·释净圭
当年许郭栖真地,暇日寻幽独往来。九转还丹藏箬底,千年遗迹寄岩隈。巍巍玉殿围青嶂,寂寂瑶坛锁绿苔。假榻壶天追胜集,尚怜归兴更徘徊。
敬止为姚江汤梦卜赋
明·邵宝
信国河山誓,濠梁水木心。东来三世近,北望两江深。继别还成谱,承休欲嗣音。诗人桑梓意,时托短长吟。
庆元书事
元·宋褧
莺脰湖平好看山,鲒踦亭远莫凭阑。帽沾江雨晓须湿,袖举海风秋臂寒。天上仙槎来八月,云边商舶去三韩。蓬莱更访长生药,却拟乘桴事不难。
登州海市,并叙
宋·苏轼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人间所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