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及
出
侍
秋
江
夜
饮
病
魔
今
喜
遇
知
音
,
拾
笔
凉
窗
试
短
吟
。
旅
夜
钟
声
来
远
寺
,
谁
家
砧
响
隔
疏
林
。
揽
衣
欲
往
怀
千
结
,
却
屧
无
缘
酒
半
斟
。
抚
几
阶
前
蛩
唧
唧
,
孤
灯
剔
尽
落
花
深
。
写景
秋夜
怀人
揽衣
落花
秋天景象
夜晚情景
译文
翻译:疾病(病魔)如今遇到了我这位理解它的知音,我拾起笔来,尝试在冰冷的窗边写下小诗。
翻译:夜晚中旅行的我听到了从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是谁家的捣衣声透过稀疏的树林传来的呢?
翻译:我整理好衣服想要前往某个地方,心中却因为许多复杂的情感而纠结。然而却没有机会或者缘分,只斟了半杯酒就停下了。
翻译:我在台阶前轻轻抚摸,听到蟋蟀(蛩)唧唧地叫着。一盏孤灯燃烧殆尽,照亮了深处的落花。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不及出侍秋江夜饮》描绘了病中独处的寂寥心境。首句“病魔今喜遇知音”,以病魔自比,表达出诗人因病不能参与秋江夜饮的无奈与孤独,将自己比作知音,暗示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接下来的两句,“旅夜钟声来远寺,谁家砧响隔疏林”,通过远处寺庙的钟声和隐约传来的砧声,营造出夜晚的宁静与远方的生活气息,诗人借此寄托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揽衣欲往怀千结,却屧无缘酒半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遗憾,想要起身前往,但身体状况不允许,只能半酌酒以解愁绪,心中的千般思绪难以舒展。最后两句,“抚几阶前蛩唧唧,孤灯剔尽落花深”,以阶前的秋虫鸣叫和孤灯下落花堆积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病中无法参与宴饮的落寞与对生活的深深思考。
猜您喜欢
约游山阻雨
元·贡性之
春事无多苦未晴,数来花信过清明。都将酒债兼诗债,付与风声共雨声。燕落香泥沾纸重,蝶翻飞絮入帘轻。怀人久负南山约,纵有南山不可行。
孟夏山中
明·王恭
回溪风泛落花深,啼鵙声中见绿阴。半壁白云浮几席,一帘晴翠袭衣簪。幽栖也作怀人梦,高卧犹悬恋阙心。自笑渊明偏爱酒,山林寥落久无金。
落花四首(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日夕怀人人未归,难凭孤注送残菲。寻知池馆来何暮,惜到芳樽愿已违。一树秾盈酬夜雨,诸天缥渺共斜晖。纷纷蜂蝶休猜怨,莫是东皇杜德机。
杏花天影·桥西旧酒家邻吴伯篯故居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酒垆残日山河渺。怅陈迹、依稀梦到。酽灯凉语浥春潮,古调。倚红箫、未拟教。清明道。飞莺长草。念吹笛、邻人自老。只除杨柳不风流,坐悄。有提壶、共旧好。
秋夜不寐寄崔温进士
唐·周朴
愁多难得寐,展转读书床。不是旅人病,岂知秋夜长。归乡凭远梦,无梦更思乡。枕上移窗月,分明是泪光。
玄览亭小坐怀白鹤山人
明·许相卿
远寺疏钟送夕阳,危阑独凭放歌长。高鸿望迥暮天碧,野蝶愁牵霜叶黄。对影作双真自爱,百年强半尚须忙。深踪懒性过从断,犹忆清吟旧楚狂。
最高楼·暮春
元·薛昂夫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
昔昔盐二十首·蘼芜叶复齐
唐·赵嘏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