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离别
送别
抒情
写景
咏物
桂花
情感
友情
地点
广陵

译文

我虽无才又多病,老态龙钟,没想到虚名竟传至皇宫中。
抬头仰望,我愧于弹冠整冠,看着自己的白发,又羞于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衰老的容颜。
我心向往着北阙,就像追逐着芳草,我放眼望去,看到南边的山峰依旧屹立。
桂花树不能留住路过的客人,沙鸥从河口处飞出,我们随意地相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冶的作品,名为《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诗中流露出诗人因才不逮而多病痛,感到虚名过甚的苦恼,同时也表现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谦自己的才能不足,而身体又多灾多病,原本认为自己不可能有所成就,却意外地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高位,这与他自身的能力并不相符。"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才华不足、身体状况不佳的自责之情,以及由此而生的懊恼和羞愧。"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北阙(皇宫的北门)象征着朝廷和权力,而“芳草”则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南山则是远离尘嚣的地方,“旧峰”则代表了往日的记忆。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寻自然之美的心境。"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最后两句写的是即将离别的情景。桂树常用来比喻朋友的深情,而“野客”则是诗人自称,表明他无法停留。沙鸥(一种水鸟)和“谩相逢”则描绘了一种偶然相遇又不得不别的情形,增添了离别时的凄凉感。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健康、名誉以及友情的反思,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李冶

19首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唐诗纪事》卷七八有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