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夜
呈
梅
深
空
斋
对
孤
客
,
寂
寞
似
僧
家
。
炉
冷
频
烧
叶
,
灯
昏
不
吐
花
。
夜
长
添
睡
思
,
岁
晚
忆
年
华
。
吟
倦
推
窗
坐
,
梅
檐
月
未
斜
。
写景
抒情
秋节
梅花
夜晚
岁月
年华
思乡
思客
节令
寒夜
孤独
寂寞
译文
空荡的书斋面对着孤单的旅人,那种孤寂的气氛仿佛身在僧人的家舍。
炉火已冷,却还不断烧着落叶,灯芯昏暗,似乎无法吐出如花的火焰。
漫长的夜晚增加了思乡之情,年岁渐晚让人回忆起曾经的青春年华。
吟诗吟得疲倦了,推开窗来坐着,此时月色已经倾斜在梅檐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在寒冷冬夜独处书斋的情景。他面对着孤寂的环境,心境如同僧侣般清静。室内炉火微弱,只能偶尔烧些叶子取暖,灯光昏暗,连烛花都难以点燃。夜晚漫长,诗人思绪渐增,不禁怀念起过去的岁月。疲倦之余,他推开窗户,却发现窗外梅树下的月光尚未西斜,更显夜的漫长和寂静。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墨客的内心世界。
黄庚
436首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您喜欢
别燮玄圃后重寄
元·虞集
郭西山路有寒梅,想见临行首重回。夜听雨声知水长,满船明月几时开?
雪后北墙
宋·周紫芝
携儿聊作北墙行,泥雪初乾杖履轻。病后茶枪浑不要,眼前蔬甲喜全生。鸟声渐软春应近,梅萼催香日自晴。忽忆读残书未了,却须归趁小窗明。
青玉案·题灞桥风雪图
清·陈步墀
年年风雪长安道。正开遍、梅花早。人有蹇驴连破帽。一冬游兴,满胸吟草。得得寻春好。鸡声茅店天垂晓。滑滑霜桥长未了。对影添来山月峭。寒林香动,小村流绕。都是新诗料。
楚东岁暮
宋·吴锡畴
楼高霜冷漏声迟,独立阑干忆别离。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岁寒时节难为客,老日头颅尽付诗。颇觉凄凉无晤语,临风说与冻梅知。
寄散原
清·严复
已回春燕数鲥鱼,目断南云少尺书。可有园林成独往,倘缘花月得相于。江湖无地栖饥凤,朝暮何年了众狙。说与闭门无己道,去年诗句太勤渠。
百字令(其一)丙午七月二日菱湖观残荷,臞盦前辈用白石老仙均成此阕。予亦继声,兼忆东华旧游,玉堂天上,不知其词之怨抑也
清末近现代初·冯煦
尘缨乍濯,溯晴湖一角、与鸥为侣。湖外龙山青万叠,江草江花无数。菂苦房空,蘋疏盖掩,才过廉纤雨。翠尊易竭,倚舷还赋愁句。迟暮。极目天端,琼楼无恙,我欲凌风去。记否昆明清露晓.....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四)
宋·徐瑞
津亭空树集饥鸦,望断孤云是我家。暮角吹寒风渐落,自呼斗酒对梅花。
怆别
明·马守真
病骨淹长昼,王生曾见怜。时时对兰竹,夜夜集诗篇。寒雨三江信,秋风一夜眠。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