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怀
雨
里
西
风
已
倦
游
,
老
怀
悲
感
不
禁
秋
。
世
无
阮
籍
谁
青
眼
,
今
有
杜
陵
人
白
头
。
雁
摆
行
知
兄
弟
义
,
燕
营
巢
为
子
孙
谋
。
谁
怜
湖
海
飘
蓬
客
,
只
影
孤
灯
相
对
愁
。
秋怀
抒情
写景
怀古
情感
思乡
节令
秋天
动物
大雁
译文
雨中夹杂着西风,我已经厌倦了旅游。老年的情怀中充满了悲感和秋意。
世上已经没有像阮籍那样的人,谁还会对我青眼相看?现在的我已经是白头老翁了。
大雁排成行是为了展示兄弟之间的情义,燕子筑巢是为了子孙的未来谋划。
有谁怜悯我这湖海飘荡的客子?只有我孤身一人在灯光下相对发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黄庚的《秋怀》,表达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秋天,内心充满悲凉与感慨。首句“雨里西风已倦游”描绘了诗人经历沧桑,如同被风雨洗礼后的疲倦心情。次句“老怀悲感不禁秋”直接抒发了年华老去、秋意袭来的伤感情绪。第三句“世无阮籍谁青眼”借用阮籍的典故,感叹当世无人能理解或赏识自己,流露出孤独和无奈。第四句“今有杜陵人白头”则以杜甫自比,暗示自己像杜甫一样,虽然才华横溢,却白发苍苍,壮志未酬。第五、六句“雁摆行知兄弟义,燕营巢为子孙谋”,通过大雁南飞懂得亲情团聚,燕子筑巢为后代打算,寓言式的表达出诗人对家庭亲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两句“谁怜湖海飘蓬客,只影孤灯相对愁”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作为漂泊异乡的游子,面对孤灯,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倍感凄凉和愁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的落寞与哀愁。
黄庚
436首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