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怀古
写景
抒情
写物
历史遗迹
四季之景
野鸟
自然

译文

城墙遗迹在烟雾和霞光中若隐若现,成群的麋鹿在浅浅的沙滩上悠闲地走着。
山岭间似乎没有了曾经的龙虎之气,但当地的居民还在谈论着曾经帝王的家族。
春风吹过,用玉砌成的建筑已被荒草所覆盖;夜月下,银色的池塘里蛙声一片。
歌声中充满了对黍离之悲的感慨,小鸟冲落刺桐花,情景交融,情思无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故宫遗址的荒凉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迁与历史的痕迹交织,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感慨。首联“毁垣遗迹在烟霞,麋鹿群群下浅沙。”以“毁垣”和“遗迹”点明了故宫的废弃状态,烟霞缭绕中,麋鹿悠闲地在浅沙上漫步,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暗示了往日繁华的消逝。颔联“山岭净销龙虎气,野人犹纪帝王家。”山岭上的龙虎之气已消散,但野人仍记得这里曾是帝王之家,通过“龙虎气”的消失与“帝王家”的记忆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颈联“春风玉砌埋荒草,夜月银塘沸乱蛙。”春风轻拂,玉砌被荒草覆盖,夜晚的银塘中蛙声喧闹,以春夜的景象反衬出故宫的荒凉与寂静,进一步渲染了遗址的衰败氛围。尾联“歌彻黍离情未泯,小禽冲落刺桐花。”引用《诗经》中的“黍离”之叹,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之情,即使小禽冲落刺桐花,也无法抹去心中的哀愁与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故宫遗址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轮回,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

汪广洋

532首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您喜欢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菩萨蛮(其三)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辛弃疾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舟次毗陵朱定国明府遣使邀至沙驮淹留僧舍存款甚殷濒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钱见遗赋谢
明·李德丰
明海辞家日,毗陵驻舸时。郎星百里映,驿使一椷驰。捧匣浑疑梦,开筒转觉悲。先邀十日醉,为拭两行洟。别远那忘会,交真讵获辞。舟轻逗急水,夜冷忆朝曦。淅淅风生岸,滔滔浪拍涯。入.....
宝峰寺
宋·许当
金园敞山阿,翛然隔城市。晨夕钟梵音,飒沓五云际。空山无尽香,大乘有真谛。簿领得馀闲,徙倚青莲地。
次韵毛国镇赵景仁唱和三首一赠毛一赠赵一自咏(其三)
宋·苏辙
远谪江湖舳尾衔,到来辛苦向谁谈。畏人野鹤长依岭,厌事山僧祇住庵。黄雀顿来成一饱,白醪新熟喜初酣。疏顽近日尤堪笑,坐任飘风去自南。
再次前韵和治芗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背嵬之军顺昌帜,先声夺人畴不识。不数永嘉八面锋,合撰会昌一品集。天生橡笔擅高文,自织锦机精句律。大才从来难为用,心恻寒泉渫不食。徽之诗句上屏风,玉局恩知超荐汲。戴花尧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