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写鸟
夏天
荷花的衰败
写情感
秋夜的清凉

译文

落日时分,鸣蝉声声,夏日的树木显得荒凉,芙蓉花半落,柳树成行,郁郁葱葱。
是什么人持着纨扇添起了新的哀怨?亭台馆舍迎来了秋天的夜晚,夜夜清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田园风光图。"落日鸣蝉夏木荒",画面中太阳已经开始下沉,蝉在树梢间鸣叫,而夏日的树木则显得有些萧瑟。这不仅是对景物的一种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芙蓉半落柳成行",荷花已经开始凋零,而垂柳却依然茂盛,一片生机勃勃之态。接下来的两句"何人纨扇生新恨,亭馆迎秋夜夜凉"则转向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提到的“何人”可能是诗人自指,也可能是对周围环境中某个人的暗示。在这个夏日的傍晚,有人持着纨扇(一种用羽毛制成的小扇子),似乎是在生出新的忧虑或思绪。随后“亭馆迎秋夜夜凉”则描写了诗人在凉爽的夜晚,于亭台楼阁之间,感受着夏日渐去、秋风初起的凉意。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细微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怀。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满江红(其九)倦游初归顾庵绎堂处实既庭枉集草堂用顾庵原韵
明末清初·尤侗
梅雨廉纤,问昨夜、小池微涨。漫一笑、征衫乍脱,故园无恙。翠箨移来石径侧,黄鹂啼到桐阴上。更村村、烟火起农歌,田家饷。报有客,扁舟漾。看满座,兰亭唱。喜酒徒相对,欲倾家酿。.....
馆振芳堂留题
明·吴仕训
开春欣适馆,首夏复招寻。花气旋通座,蝉声并入琴。奇芳看竞爽,古调属希音。他日重游处,应团玉树林。
题友人林斋
唐·张乔
乔木带凉蝉,来吟暑雨天。不离高枕上,似宿远山边。簟冷窗中月,茶香竹里泉。吾庐近溪岛,忆别动经年。
醉落魄(其一)新夏
清·丁澎
洗妆初晓绡红褪、待眉匀扫。铜虬半吐春云袅。雨压枇杷,莫恨鹃啼少。香泥窄凤金铃悄。兔丝偏是裙襕草。越罗何竹湘娥笑。鬓惹飞香,吹落桐花小。
初夏应诏诗
隋·魏澹
虽度芳春节,物色尚馀华。出帘飞小燕,映户落残花。舞衫飘细縠,歌扇掩轻纱。兰房本宜夜,不畏日光斜。
薄晚逐凉北楼迥望诗
南北朝·萧纲
平衢望如掌,曾雉暧相连。断云留去日,长山减半天。戏凫乘洑下,渔舟冒浪前。
夏日寄江上亲友
唐·许浑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