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
沙
河
溶
漾
澄
明
彻
底
清
,
鸬
鹚
惯
客
不
相
惊
。
却
疑
洛
水
新
霜
后
,
八
节
滩
津
石
柱
声
。
写景
地点
山水
季节
秋天
动物
鸟
咏物
鸬鹚
赞美
渡河
译文
第一句“溶漾澄明彻底清,鸬鹚惯客不相惊”的意思是:水波荡漾,清澈明亮,十分纯净。常在水面上飞翔的鸬鹚,并不会因我的到来而惊扰。
第二句“却疑洛水新霜后,八节滩津石柱声”的意思是:我怀疑这景象仿佛是洛水在经历新霜之后,又仿佛能听到八节滩上石柱间水流的响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澈的水景画面。"溶漾澄明彻底清"一句,通过“溶漾”二字传达出水流的柔和与缓慢,同时也映衬出水质的清澈透明,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而“鸬鹚惯客不相惊”则表明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连习以为常的鸟儿也不再对过往的行者产生惊吓,这种和谐共处的情景,更添了一份自然与生命和谐共存的美感。然而,“却疑洛水新霜后”一句,却引入了时间的变迁和环境的微妙变化,诗人似乎在怀疑这清澈的水面是否已经被初冬的霜雪所覆盖。"八节滩津石柱声"则是对声音的精细捕捉,在这里,"石柱声"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流中石柱间涌动的声音,更暗示了一种坚定与稳固,这也许是诗人内心所寄托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转和环境变化的敏锐洞察。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西畴诗老贻白鱼一双七叠手字韵谢之
清·吴之振
黄犊长子孙,放浪溪山久。江南千石鱼,利较力田厚。蓑笠乞网师,笭箵结溪友。相逢菰芦间,不复问谁某。女阳西郭西,古城上培塿。一卷冰雪诗,得自钱手。未许掩瑕瑜,底用饰疵垢。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