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节令
秋天
写风
赞美
写秋雁
思乡

译文

第一句“黄梨丹柿已催寒,一月西风积雨乾。”的白话译文是:黄澄澄的梨子和红彤彤的柿子预示着寒意的逼近,而西风狂吹了一个月之后,长时间的降雨也终于停了。
第二句“绀滑秋天称行草,却凭秋雁作挥翰。”的白话译文是:在深秋的滑润的天气里,写起行草书来更是得心应手,我依靠着秋天的鸿雁来抒发我的笔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行草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黄梨丹柿已催寒,这里“黄梨”指的是成熟的梨子,它们已经被秋天的寒风催熟;“丹柿”则是指柿子的红色,这里的“柿”也是成熟的象征。"一月西风积雨乾",这里的“一月”应指深秋之时,西风带来了干燥,过去的雨水似乎已经蒸发殆尽。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干冷而又略显凄清的秋天景象。接着,“绀滑秋天称行草”,诗人在这样的季节里进行着行走,并且对草木生长的情况进行观察。"却凭秋雁作挥翰",这里“秋雁”指的是秋天迁飞的鸿雁,而“挥翰”则是书写之意。这句表达了诗人以秋雁为灵感,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远而又不失深邃的情怀。诗人的心境随着自然景象的变换而发生变化,这种情与景的交融,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