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赞美
山水
秋天
情感
思乡
赞颂
秋天节日
养生哲理

译文

宽敞明亮的华美房屋,绣着花纹的窗格相接连。
皎洁的月光照亮了琼玉般的门户,回风扬起了流动的丝带。
祥云在其中栖息,淡淡地弥漫着悠长的余韵。
这不是为了什么贵重的宝物,而是紫色的光彩灿烂地展开。
高大的建筑物亭亭玉立,有时形成美丽的图案。
缥缈的白鹤身影映照其中,依依的烟雾覆盖着丹炉。
房屋中住着的是谁呢?他是标致出众、形如仙人的瘦长者。
在春日的早晨他向太一神行礼,在秋天的夜晚他朝拜虚空的神灵。
他并非没有长生不老之术,也有养生之道。
他逍遥自在度过了人世,与天地相始终。
什么时候能寄居于幽静之地,脱离这红尘俗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紫云山中的幽静居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内外环境的清雅与神秘。开篇“华房敞虚明,绣栊联绮疏”描绘了房屋宽敞明亮,绣帘相连,透露出一种精致而高雅的气息。接着,“皓月粲琼户,回飙扬流苏”则通过月光和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其中栖祥云,淡荡纷纡馀”进一步渲染了居所内的祥和与超凡脱俗之感。诗人巧妙地将“祥云”与“淡荡”结合,不仅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暗示了居住于此之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接下来的“非卿亦非矞,紫色灿以敷”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强调了居所内独特的氛围与不凡之处。“亭亭忽为盖,蔼蔼或成图”描绘了居所的建筑特色,仿佛是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产物,既庄重又不失灵动。而“缥缥映白鹤,依依覆丹炉”则通过白鹤与丹炉的映衬,进一步强化了居所的神秘与超然之感。最后,“房中居者谁,高标列仙臞”点出了居住者的身份——高洁脱俗的仙人。他们不仅拥有长寿之术,还精通养生之道,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与天地同在。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神秘与超脱之美的理想居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与向往。

王祎

324首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